大陸留美學者成績卓著 躋身美各大學高層

世界日報報導,自八○年代初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大陸學者旅美人數日漸增多。隨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聰明才智、勤奮刻苦在美國社會得到充分體現,在美國學術界的地位也隨之改變。

報導說,賓州西徹斯特大學主管科研及師資發展的助理副校長洪朝輝,在接受該報訪問時表示,目前至少已有 10 名大陸留美學人出任美國各大學副院長、副校長以上的高級主管職務。 

他表示大陸學者在美國奮鬥約可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求學,時間在80年代至90年代之間。大多學者在這一階段發奮苦讀,並在90年代初成功獲得各類博士學位;在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為是求職階段。學者們大多順利地在各大學、科研機構和公司獲得工作機會;接下來是發展階段,從90年代中至90年代末。在此期間,不少學者成為大學終身教授或公司中級主管;第四是求突破階段,時間在 21 世紀初。
洪朝輝表示,在學術界升任管理階層的大陸學者,已形成一個群體力量。他還列舉了取得成功的一些學者。 

洪朝輝指出,因為「中國人在科研與教學能力上,大多高於美國教授的平均水平」,大陸學者在美國大學獲得終身教授的成功比率,相對較高,約 60% 至 70 %左右。 

洪朝輝還指出,從終身教授或系主任向院長或校長一級發展,需要跨越一個相對艱難的台階,因為美國大學副院長以上的職位,很多是全職的行政職位,要經過全國範圍的激競爭,對中國人來說,其難度相當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