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盜版 美國損失慘重

美國商務部次長若根指出,即便是保守的估計,美國的軟體行業由於遭受盜版的侵害在國內市場上每年至少損失了120億美元的利潤;在國際市場上損失的利潤高達200億到300億美元。
*知識產權:美國最大出口商品*

美國之音記者林森30日報導,美國商務部次長若根在商務部專門負責知識產權事務,同時兼任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局長。若根最近在華盛頓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表示,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現像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普遍,人們對知識產權在經貿活動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若根:「很少有人認識到或者明白知識產權內在的極端的重要性。因為我們一半以上的出口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

若根說,即便你去問在商務部裡上班的那些工作人員,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是什麼,你得到的答案可能是汽車、農產品、紡織品等等、等等。恐怕很少會有人能夠告訴你,美國出口最多的就是知識產權。

*全球都是受害者*

不幸的是,整個人類社會對於知識產權的尊重不夠,使全球的經濟都受到了損害。據不完全的統計,全球市場上的CD盤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盜版產品。美國商務部次長若根說,日益發展的電子和數字化技術,從另一方面也使數字化產品的盜版程序變得越來越簡單,盜版的效率也大幅度提高,另外盜版產品的質量也完全可以以假亂真。

[微軟公司]表示,該公司的電腦軟體在全球範圍內被盜版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在亞洲。[微軟公司]的研究數字顯示,中國市場上的電腦軟體有百分之九十二以上都是盜版產品。而在越南,微軟軟體被盜版的比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四以上。

*打擊盜版要靠宣傳*

打擊海外的盜版活動是一件艱難而複雜的任務,美國國會曾經在幾年前設立了一個叫做[全國知識產權執法協調委員會]的機構,來協調美國打擊有關侵害知識產權的的違法活動,但是協調工作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展開,聯邦政府內部也沒有一個專門的執法機構來負責知識產權領域的執法。商務部次長兼美國專利與商標局局長若根說:「由於我們沒有警察,也沒有像菸酒與槍支管理局那樣可以罰款、沒收的權力,我們在打擊海外盜版活動方面採取的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宣傳教育。」

若根介紹說,專利與商標局甚至派遣一些能夠說流利的中國普通話的工作人員去中國舉行兩到三週的講習班,被邀請參加這些講習班的人員並不是中國政府大機關的人員,而是各省市的基層政府人員。

若根表示,對那些盜版活動猖獗的海外地區,美國要傳遞的信息並不是:停止盜版仿冒美國的專利產品,因為我們不喜歡你們這樣做。

若根說:「我們要傳遞的信息是:請停止這樣做,因為這樣做不僅會危害我們的經濟,而且對於你們自己的經濟來說也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用[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高級研究員西蒙的話說,因為知識產權不僅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是經濟增長的引擎。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