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還是有很多看官覺得意外。有朋友質疑:你這天方夜譚有一條就大成問題,陳水扁怎麼可能承認『一個中國』?
這問題是問在點子上了,我的回答呢,可能有些耍賴:為什麼陳水扁就不可能承認『一個中國』?
出於理念和原則?也許是受北京宣傳的影響(或反影響?),也許是對臺灣島內政治缺乏瞭解,我也曾經一直認為:陳水扁具有堅強的『台獨』理念,而臺灣島內更具有深厚的『台獨』民意基礎,這兩點從理念和現實兩個層面都決定了陳水扁不會接受『一個中國』。可是,熟悉、尊敬並接近陳水扁的臺灣朋友見告:阿扁(上週本欄見報,『阿扁』都被編輯改成『陳水扁』,包括他自稱『阿扁』之處;所以此後我會小心,不敢再徑呼『阿扁』,但在引到臺灣方面說話時我想最好還是尊重他們的習慣)不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他完全可以為了政治需要而調整原則;特別是為了選舉的需要而調整任何需要調整的東西。這話對不對,我不敢妄下判語;但是,看看對岸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資本家入黨』,我們也大體可以相信今天似乎已經不是什麼意識形態的年代了。對政治家們來說,原則固然還是有的,但卻可以不斷變化;何況陳水扁素以善變著稱?
然則就是出於對島內民意的感受、出於政治需要了?其實,臺灣島內究竟是不是有很深厚的『台獨』民意基礎,這好像還是一個大問題。根據臺灣陸委會的歷年調查資料,我們難以得出這個結論;從選舉投票的政黨分布狀況來看,也不能得出這個結論--何況政黨分布狀況背後有很多因素,並不是支持民進黨的選民都支持台獨。更麻煩的是:究竟今天的民進黨是不是一個主張台獨的政黨?這似乎也很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空間。事實上,由於包括經濟等多種因素的作用,近年臺灣島內的民意,似乎在逐漸呈現分裂狀態:我說的不是北京口中那種『國家的分裂』,而是臺灣內部圍繞統獨問題呈現出民意的分裂乃至人格的分裂。民意分裂很明顯:主獨與主統的兩極在增大,本來一直很大的中間民意被擠壓;所謂『人格分裂』,就是在一個人身上都能看到他(或她)在統獨議題上的自相矛盾。在某些意義上,陳水扁就是這樣一個自相矛盾的人。
單就選舉政治來看,我的『天方夜譚』情節應該對陳水扁極有助益。這些助益,一在經濟,這是臺灣近年政局的一個麻煩,而與大陸關係的緩和可以直接幫助臺灣經濟;二在國家安全,這不用解釋;三在陳水扁個人加分,也是不用說的;四在政黨競爭:既然民進黨的陳水扁在兩岸關係上能有這樣的突破,國民黨和親民黨就算真能聯合起來(對此我是很懷疑的),選民還有必要選擇他們嗎?何況還有第五,就是國際關係的因素,特別是讓美國放心:臺北當局不會在臺灣海峽給他們製造麻煩。五利皆來,二零零四年的總統選舉,非陳水扁豈有第二人想?
另一面,北京也正在鬆動它的『一個中國』原則。大家知道,北京的『一個中國』三句話,近年發展出了兩個官方版本:一個是國際版,一個是對臺版。二者的區別,在於一點:對國際社會,北京強調,『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面對臺灣朝野,這句話改為,『臺灣和大陸同是一個中國』。九月份本屆聯大期間,中國外長唐家璇在聯合國大會發言時,第一次在國際場合使用了『對臺版本』。這是不是意味著,北京從此放棄原有的國際版本,而進一步就『一個中國』的說法向臺灣讓步?有識者不妨拭目以待。聯繫到早些時候,華盛頓方面有著名親臺官員(國防部副部長)出面強調『一個中國』,似乎事情的脈絡就有些明朗了。
有意思的是,對我的『天方夜譚』的質疑中,並沒有人否認『江陳會』情節一旦出現,將大大有助於江澤民主導未來北京政局。在我看來,這其實才是問題的關鍵,也是這個天方夜譚能不能成為現實的關鍵。江澤民得益,就有人因此受損;你要搞這個把戲主導我,難道我就甘心讓你主導不成?陳水扁接受了『一個中國』,那又怎麼樣?國民黨當年是主張『一個中國』的,那時兩岸就沒有劍拔弩張?陳水扁既然善變,變回去主張台獨也是翻掌之間的事情,為什麼北京要給他『五利』幫他鞏固地位?一旦胡錦濤接任總書記,他是完全可以名正言順甚至義正詞嚴地提出這些問題的;而他因此得到軍方支持也是順理成章的。國際關係理論中有所謂『雙層談判』的遊戲,說的就是:你與外面談成了,還有內部能不能搞定這麼一個大問題;內部搞不定,外面談成的東西也要大打折扣。一個中國,兩個領袖,是江澤民和陳水扁,還是江澤民和胡錦濤,抑或是胡錦濤和陳水扁?這個答案,並不是從我們的天方夜譚中可以探知的。
--原載《信報》 (吳國光 10/16/2002 2:11)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吳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