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軍事因素,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軍隊將領或軍方領導層的因素。中共現在的領導核心,雖然江澤民身任軍委主席、胡錦濤身任排位第一的軍委副主席,但在政治局七常委中,沒有職業的軍人,甚至沒有一個有行伍經歷的人,雖然二位軍方頭頭張萬年有政治局委員身份、遲浩田有國務委員的頭銜,但軍隊還是剝離於權力核心之外,這與毛澤東時代、鄧小平時代完全不同。
但在黨軍不分之下,軍隊的影響力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特別是在權力重組顯露。這倒不是說軍隊可能政變,可能兵諫,而是說軍隊代表團,在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中,是人數最多的代表團,由於軍隊總部部長、主任,各軍兵種和各大軍區司令、政委,以至重要的集團軍、艦隊、飛行師、導彈基地的主要將領,傳統上都是當然的中央委員,現在和未來的中共中央委員會中,軍人方陣也是實力最強。
且另一個層面是真正的軍事因素,中共術語是軍事鬥爭因素。軍事鬥爭也是政治鬥爭的延伸,當政治鬥爭難以擺平時,軍事鬥爭,特別是對外的軍事行動,即要現身改變局面。毛澤東當年擅用此術,鄧小平翻案登臺也用此招,江澤民也不能排除套用這些招數。
在中共十六大之前,除了地方省級領導層全面調整之外,另一個不事聲張的大調整,是軍隊領導層的調整。江澤民在「五'三一講話」之後,即晉升了七位上將,是他手中第七次晉升上將。在「八'一建軍節」之前,江澤民又簽令晉升了百餘名中將和少將,其中包括一批提前晉銜者。與之同時,上至大軍區下至集團軍,軍隊將領也作了全面的職位調整,這既與中共十六大有關,又與權力布局相連。同時軍方兩位實際領導者張萬年和遲浩田,近期都下到地方部隊,也都公開表示軍隊和絕對服從黨中央領導,要聽從江澤民指揮。
但軍隊也並非鐵板一塊,張萬年和遲浩田也是將退之人,軍隊的態度要受三方面影響,一是軍隊老將領的影響,二是少壯派將領的影響,三是社會心態的影響。最關鍵的是,軍隊雖說有極強的紀律,但還是要以投票來表達意見,軍隊的選票長期以來被視為鐵票,現在看來已不盡然。
從軍事因素來說,主要是對美關係與臺灣問題,特別是在臺灣問題上,軍隊一直扮演鷹派的強硬角色,而在內部政治出現動盪的情況下,臺灣問題就是一點就著的導火線。從江澤民來說,本來有意營造兩岸關係緩和、「三通」在即,對臺工作卓有成效的氣氛,以免成為政敵攻擊的軟肋,但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言行,打破了初見緩和的局面,軍事因素陡然上升,兩岸間的不確定局面,也成為中共權力重組中的不確定因素。
也就是說,不能排除中共權力重組出現困難時,軍事因素份量上升,成為化解危機、平衡力量、消除分歧、統一行動的外在力量。遲浩田的「八'一講話」中已經點明,中共軍隊「要堅持把軍事鬥爭準備作為中心工作不動搖」,而陳水扁言論引致大陸民間意見沸騰,軍方不能沒有動作,領導人不能沒有表示。未來情勢如何轉換,值得關注。
無論是軍隊因素還是軍事因素,都是在危機情勢下出現,不論是助選還是退票,都具有相應的政治風險。而軍方考慮的,當然是其最大的利益,在今天的軍事血統已全面淡化下,在對江澤民的對臺政策和對美外交有相應不滿情緒下,軍隊才不會去管是江澤民還是胡錦濤來掌舵。
設在香港的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高敬文說,此一領導人事安排似乎已由最高領導班子在北戴河會議中拍板定案。
高敬文告訴記者,「在北戴河會議之前,有些人猜測,江澤民會緊抓兩大兼職不放」,分別是黨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他說:「但在會後,許多人恢復了原先的看法,也就是江澤民會效法鄧小平,只保留軍委主席一。」
然而高敬文警告,這種看法只是猜測,在11月8日之前,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包括和毛澤東過世後立即「逮捕四人幫」類似的「攤牌」亂局在內。他說:「如果無法達成妥協,那麼就不能完全排除攤牌的可能性;在此狀況下,若非江澤民全退,就是胡錦濤遭罷免。」
世界日報
- 關鍵字搜索:
- 軍方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