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第三次人才外流危機

據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統計,2000年中國公民出國就業的人數增長驚人,高達160%,自主擇業的白領正逐步取代勞務輸出的「藍領」,成為出國就業的主流。

在新加坡,會看見許多中國白領忙碌的身影,他們分布在從尖端科技到教育的多個領域,從事著高科技研究或企業管理方面的重要工作。澳大利亞也成為中國白領出國就業的主要目標地。

美國微軟公司總裁鮑爾默曾對清華大學學生表示:「在微軟的西雅圖總部,有100多名清華畢業的研究生。如果你們希望到微軟,可與我聯繫。」德國也不甘示弱,一項旨在吸引人才的「綠卡工程」已經實施,盯緊的正是北京中關村的IT人才。加拿大、英國、愛爾蘭、紐西蘭等也向中國的IT工程師頻拋「橄欖枝」。近年來,跨國公司為爭奪中國的市場份額,紛紛挖掘中國的高級人才,「人才本地化」已成為跨國公司在中國成功發展的一條重要經驗。

許多專家發出警告,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人才面臨「第三次外流」高峰。與改革開放後前兩次人才流失不同的是,這次最大特點是「在職」流失。如不及時扭轉這種局面,我國高科技產業就不能擺脫受制於人的窘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