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有怪事多

一年一度的「會」期間,有不少地方官員、代表紛紛匯聚北京,其間趣聞怪事多多。

飯票能剩下一大摞

代表團裡剩飯票的代表不在少數,但一些地方官員的飯票剩了一大摞。沒有具體統計這些地方官員代表究竟在駐地餐廳吃了多少頓飯,據保守的估計,除了早餐,一些地方官員代表午、晚兩餐在駐地就餐的次數不到三分之一,尤其是晚餐,相當一部分地方官員代表在北京各處的酒樓裡推杯換盞──有他們請中央相關部門的,也有北京的同鄉、朋友、同學請他們的(多數是公款吃喝)。每年3月都成了北京各酒樓的黃金時節,一位酒樓的老闆說:我就盼著開大會。每年「兩會」期間,北京稍有特色和品味的酒樓都能賺個盆滿缽滿。

開會隨員何其多

按規定,只有代表團的正部級幹部來開人代會能帶秘書。但每個代表團的隨員之多已是公開的秘密,有的身份是代表團的工作人員,有的隨員甚至用的是D號記者證(地方媒體的記者證),當然,這些隨員是不做具體會務,也不寫稿的。一些地、市級領導的隨員不能辦駐會的證件,就在本地駐京辦事處或聯絡處住下,有的為了方便,乾脆住在離領導駐地很近的其他賓館。「兩會」期間,各駐地附近的大賓館如五洲大酒店周圍的「凱迪克」、「匯園」等賓館家家爆滿,裡面住的很多都是這類隨員。有些市委書記、市長一人開會,能帶兩三個隨員。按理說,大會的保衛、服務工作都做得很週到,代表們的生活、安全不需要再找人照顧。隨員如此之多,來幹什麼呢?為了工作方便,說明白一點,就是為了「跑部」方便、打點方便、聯絡方便。

夜深住房仍冷落

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剛剛做完,記者到一個團的駐地,想隨機敲開代表的門,請他們談談感受。記者敲了不下10個房間,只有兩間房當時有代表在,一看表,已經是晚10點多了。而這兩位代表一位是工人,一位是農民,都來自基層。那些住房冷落的代表此時肯定不在「議政」,也不在休息,他們究竟在幹啥,也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兩會」是每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代表們來北京審議「一府兩院」的報告,共論國事,全國人民對大會的質量自然寄予厚望。代表們來北京和熟人聯絡一下感情也無可非議。但有些代表卻把相當的精力和時間放在「聯絡感情」上,使人不能不懷疑他們的議政態度和議政質量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