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科學家新解諾亞大洪水之謎
據土耳其科學家表示,約在一萬三千至一萬四千年前,由於氣候變遷,導致冰河融解,地球水位上升,經過一百至二百年之久,終於引發世紀大洪水,高大的浪潮自今日的黑海漫過馬爾馬拉海進入地中海,形成了今日島嶼星羅棋布的愛琴海,海底中可能也埋藏了不少瞬間陸瀋的「亞特蘭狄斯城(Atlantis) 」。土耳其西部愛琴海國立九月九日大學海洋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亞沙日前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專訪表示,該校海洋研究小組自一九九五年開始,就與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合作,搭乘海洋研究船,在土耳其北部黑海及西部愛琴海域進行海層及海底勘察,獲得上述結論。
亞沙表示,研究小組在黑海海底發現許多疑似早期人類居住的痕跡,推斷黑海居民在遭到洪水侵襲後,往最近的高地遷移,即今日土耳其東部與亞美尼亞毗鄰的阿拉拉特山 (Ararat) 區,最高峰海拔五千公尺,後來在洪水減退後又轉往埃及等地,締造了新的文明。
亞沙強調,土耳其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與一九九七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理學家彼特曼 (Walter Pittman) 與里昂 (William Ryan) 在「諾亞大洪水」一書中陳述的理論恰恰相反。
據彼特曼與里昂在兩人合著的「諾亞大洪水」中表示:「約在一萬年前,冰河時期結束,地中海水位上升後,注入馬爾馬拉山谷 (即今日的馬爾馬拉海) ,水位漲滿後又經由今日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形成聖經上所稱的世紀大洪水,又稱諾亞大洪水。」
另據聖經舊約「摩西五書」記載,上帝為重新改造世界,下令信徒諾亞製造一艘龐大木舟,將地面上所有動植物,按類別雌雄一對的全部接運舟內避難,隨後以洪水淹沒地面一切,是為世紀大洪水,方舟漂浮四十天後,停泊在一處唯一露出水面的陸地,即今日的土耳其阿拉拉特山。
但科學界對世紀大洪水的起源,始終抱持懷疑態度,至今不斷找尋遺蹟以作證實。一九九九年馬爾馬拉海地區發生兩次大地震之後,法國及挪威探測船曾探測馬爾馬拉海底的斷層線,證實馬爾馬拉海底原是一座面積龐大的山谷,谷底並有若干窪處,似乎為昔日湖水塘的痕跡。
科學家並且在馬爾馬拉海至博斯普魯斯海峽口的海底附近,發現巨大石塊及沙丘形成的瀋積物,高約二十公尺,類似攔水壩遺蹟,因此研判約在一萬年前,地中海海水淹沒山谷,並經由今日的馬爾馬拉海漫進黑海,造成世紀大洪水,成為聖經記載的「諾亞方舟」故事。
但亞沙仍堅持世紀大洪水是經由黑海進入地中海,並且在高達數百甚至數千公尺高的巨大浪潮衝進地中海時,淹沒了許多人類居住地,因此形成今日的愛琴海島嶼星羅棋布,至少有兩千座島嶼,海底下也可能埋藏了許多傳說中陸瀋的「亞特蘭狄斯城」。
去年八月,德國聯邦地理研究中心曾向土耳其文化部表示,希望前往土耳其西部達達尼爾海峽口的特洛伊亞 (Troia) 廢墟,尋找傳說中陸瀋海底的「亞特蘭狄斯城」,因為專家在衛星照相圖片中,發現特洛伊亞的近海海底存在可疑物體。
傳說中的「亞特蘭狄斯城」,是建於西元前一座四面環海的堅強城堡,居民約兩萬人,城牆內有水道,可駐守兵艦,但全城突然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傳說是地震發生,地殼裂開,全城瞬間沉沒至海底,但也有說是遭瞬間湧至的巨大洪水淹沒。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安卡拉10日特稿)
- 關鍵字搜索:
-
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