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春節習俗種種

 2002-02-10 09: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灶王爺像上大都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相傳,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具有重大利害關係。自周朝開始,皇宮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以後就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掃塵


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不過,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合肥的習俗就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前的十八、十九「掃塵」,民間有「要想發,掃十八;要想有,掃十九」的說法。

「過年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反映的情意卻甚濃,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貼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裡,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太祖朱元璋特地為一閹豬人家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節貼春聯便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茶、鬱壘。東漢應劭的《風俗通》中說:上古的時候,有神茶、鬱壘兄弟住在度朔山上的一棵桃樹旁,每天他們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餵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然而,真正史書記載的門神卻是古代的一個叫做成慶的勇士。在班固的《漢書.廣川王傳》中記載:廣川王(去疾)的殿門上曾畫有古勇士成慶的畫像,短衣大褲長劍。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則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人們除舊迎新,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要吃象徵團圓的年夜飯。年夜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近幾年到飯店去吃「年夜飯」已成時尚,而且勢頭越來越猛,今年合肥市大部分酒店推出了「年夜飯」套餐,現已基本預定完畢。

●挂年畫


過年,人們還喜愛在客廳裡、臥室中挂貼年畫。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歷,至令風靡全國。

●祭祖


華人過節總不會忘記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初一到了子時的一點鐘,家長率領全家老幼,男左女右站立兩旁,衣冠整齊,向祖宗神位焚香燒紙,按輩分長次向祖宗跪拜,禮節非常隆重。祭祖時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華人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放爆竹


當除夕午夜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王安石的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就是這一景象的真實寫照。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只是近些年因燃放煙花爆竹而發生的火災、人身傷亡等事故不斷,為了讓大家過一個安定、祥和、愉快的節日,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分別發布了禁止燃放或限時限地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希望廣大市民自覺遵守。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在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年三十守歲又中「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出來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才敢出門互相拱手作揖,慶幸沒被年獸吃掉,慢慢就演變成了如今的「守歲」。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接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說法。

財神祇有一個,想發財的人卻有那麼多,供不應求是明擺的,於是便由此導致出一幅新的風俗畫--「送財神」。每逢初五之日,貧民乞丐三五結夥,戴起面具,扮成財神班底,號稱「送財神」。主人須當場送上錢幣酬謝,否則便在你家門口或店舖前鬧個不停。近年來結夥「送財神」景像已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單獨行動--不聲不響走到門前,拿張背面有不干膠的紅紙財神像往門板上一貼,隨即伸手討錢,真正是時進俗易、推陳出新。

●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里祝賀新春,稱為拜年。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壓歲錢


新年裡送壓歲錢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裡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像徵好運。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壓歲錢的數額從幾十到幾百不等,這些壓歲錢多被孩子們用來購買圖書和學習用品,新的時尚給壓歲錢賦予了新的內容。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