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吁北京"多接觸少打壓"

今天(10日)是國際人權日,臺灣行政院長張俊雄發表談話,呼籲北京當局尊重臺灣追求人權的願望,放棄以武力威脅臺灣。

總統陳水扁則在接見訪客時,再度提出兩岸應「三多三少」,即「多經濟、少政治;多接觸、少誤會;多信任、少打壓」。

臺灣行政院長張俊雄星期一(10日)在新聞局舉行的「人權大步走,臺灣向前行」國際人權日記者會中表示,人權是普世價值,唯有在和平的環境中才能真正獲得保障,世界人權宣言明確表示「人各賦有理性良知,誠應和睦相處,情同手足」,著眼點就在這裡。

張俊雄以此呼籲北京當局,必須尊重兩岸人民追求人權的願望,放棄以武力威脅臺灣人民,並以最大的氣度和前瞻的智慧,超越目前的爭執和僵局,逐步建立兩岸之間的信任,進而共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以確保兩岸人民最大的福祉。

張俊雄在記者會上,詳述臺灣民進黨政府一年來有關人權方面的政績,包括制定相關法案等,他並說,「盼望與對岸相互勉勵,希望雙方在人權與民主上,做善意的競賽」。

另一方面,總統陳水扁星期一在總統府接見美國「百人會」訪問團時表示,兩岸應有「三多三少」,就是「多些經濟,少些政治;多些接觸,少些誤會;多些信任,少些打壓」。

他說,"我們承認並不完全瞭解大陸,但大陸對臺灣的瞭解也不夠","…中間有許多的隔閡,就是因為雙方沒有充分的認識,造成誤會,進而產生誤判。"

陳水扁強調,兩岸可以暫時擱置有爭議的部分,先從經貿、文化的統合開始談起,而「一個中國」可以是一個可談的議題,兩岸領導人可以用智慧與創意,找出一個大家能夠接受的「一個中國」內涵,但它絕非前提。

陳水扁說,兩岸對於「一個中國」仍有不同看法,在還沒談出結果之前,是不應該硬將它變成一個談判的前提,來影響兩岸的對話。

陳水扁也對訪客表示,民進黨勝選之後有「3個不改變」︰

對於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與善意,不會改變,依然堅持完成兩岸關係正常化,並期待兩岸領導人握手的一刻。陳水扁說,對於兩岸關係,有人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我們卻認為是柳岸花明又一村」,仍然是深具信心。
臺灣是一個島國,對外貿易是生命線,經發會做出的322項共識結論,包括兩岸議題在內,民進黨政府必定百分之百加以貫徹、落實,也不會因勝選而有所改變。
臺灣人民給民進黨一個機會,希望在安定中推動立法院改革、政府再造、社會福利等工作,民進黨從事改革的決心選後一樣不變。
陳水扁星期一接見的美國「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是由美籍華裔知名建築師貝聿銘、大提琴家馬友友、前加州柏克萊大學校長田長霖等人創立,是一無黨派、非政治性的組織,主要希望能在美國與亞洲的人民、文化、機構間發揮橋樑作用。這次來臺的訪問團成員,有20多人。

(BBC)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