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一個善於偽造數據的國家

 2001-12-09 02:5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自然科學界最具權威的「自然」(Nature)期刊十一月二十九日發行的第四一四卷,登載一篇由加拿大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兩位教授Reg Waston及Daniel Pauly共同執筆的論文「被蓄意歪曲的世界漁獲量」(Systematic distortions in world fisheries catch trends)。值得在臺灣因患「中國熱」而頭昏的人拿來作「解熱劑」之用,筆者特加以摘錄,以供讀者參考。隸屬聯合國的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是全世界唯一負責統計全球漁獲量的國際組織。漁獲資料來源則仰仗全體會員國提供。這些漁獲數據的可信度完全決定於提供資料的國家是否據實提報。這二位教授認為中國所提供的漁獲資料相當「可疑」。他們列舉三項疑點來質疑中國資料的可信度。第一,根據中國自己的漁業生物學者在過去二十年對中國沿海漁業的調查顯示,所有的漁場都已遠超「過漁」的程度。也因此逼得漁民必須花更多的勞力去捕魚。這現象可由節節上升的漁獲努力量(fishing effort)看出端倪。

第二,由中國官方公布的黃海、東海及南海漁業的漁獲數據來看,從一九八○年至一九九五年十五年間每年的「單位努力漁獲量」一直相當穩定。但在同一時期漁業生物研究者所做的調查,卻顯示漁業資源在上述漁區卻是年年下降,也就是說官方與學者間的兩組數據有極顯著的差異。

第三,從中國政府發布的漁獲資料加以計算,其單位面積漁獲量很顯著高於世界其他地區,這更是大疑點。為了進一步探究第三個疑點,這二位學者乃根據糧農組織從一九五○年以來所公布的世界漁獲資料設計出一個數學統計模式,來估算全球各地區的漁獲量與海況因子(包括:水深、基礎生產力、生物地理化學因素、海冰分布、海水表層水溫、湧升流)之間的關係。根據這個數學模式的分析,他們發現全世界漁獲量高產區都能被他們的數學模式準確的判定。這些高漁產區大抵位於有湧升流的海域,因有豐富的營養鹽從而造成高基礎生產力,以維持高產量的漁業。在秘魯沿海因有湧升流造成廣大的魚漁場就是個例子。他們的數學模式無法解釋的是,中國所公布的漁獲資料與漁場因子之間根本沒有關聯性。

再者以中國的漁獲資料與東南亞及東北亞漁場資料相比,中國海域每年每平方公里的漁產量可比亞洲其他海域高出五公噸,就漁業生物學而言,這根本是不可能的。更有甚者,根據他們數學模式的估算,在一九九九年中國最多只能生產五百五十萬噸的漁獲,但官方的資料卻顯示生產量高達一千一百萬噸。也就是說官方的資料比可能的生產量整整高出一倍。作者認為這種「偽造」漁獲統計數據的心態與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意識形態有直接的關聯,主事者要取悅上級,就以「灌水」方式來製造「形勢一片大好」的假象。作者更進一步地指出,若中國只求關起門來騙自己人,那也無妨,但問題出在根據他們的估算,全世界漁產量從一九八八年起,以每年平均減產約三十六萬噸並遞減中。但由於中國的虛報資料「灌水」,全世界漁業卻是每年增產約三十三萬噸。這種不實漁獲資料會導致二項負面效應:第一,人們會以為漁業資源仍然豐盛而不會對漁場及漁業資源加以保育。第二,業者被這些「灌水」資料誤導,而投入鉅款打造更多的漁船以求獲利。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會促成漁業資源加速枯竭。

正當臺灣猛吹到中國或上海的「投資熱」時,「自然」期刊這篇論文正是對這些被熱昏頭的人的當頭棒喝,我個人的建議是,想要到中國發財的人,該想想的是你們手頭上有關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料,有幾成是經過中國官方刻意「灌水」過的「一片大好景象」?若是傻乎乎地一頭栽進中國,到頭來可能是血本無歸。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