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為遠華案歌星遮羞?--中國特色的眾所周知

 2001-10-22 23: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的事真是奇怪。本來人們不知道的事,卻被有些人尤其是耍筆桿的,頻頻在媒體上宣示為「眾所周知」;而大家已知或應知之事,有人卻諱莫如深,就跟隔壁阿二所說「此地無銀三百兩」似的。

比如圍繞與遠華走私大案有關(不說「涉案」)的兩位歌手,媒體上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討論,有文章說,「相信絕大多數讀者都明白她們是誰」。看來孤陋寡聞如我者,屬於「絕小少數」是無疑了,因為我確實不知「她們是誰」。其實不光我,問了周圍幾位熟人,他們竟然「絕大多數」對女歌星與遠華案有染(涉案?)深感莫名其妙--按腐敗、走私,總是發生在大權在握的官僚和奸詐的商人身上,怎麼會牽扯到清雅的人民藝術家呢?你說「眾所周知」,我們也算一小夥「眾」,我們怎麼渾然無知?

那麼這個事誰知道呢?我想遠華頭頭賴昌星及其侄子也許知道,後來查處遠華案的部分人員可能知道,再後相關領導也會知道,至於老百姓,只能聽聽亂傳的小道消息,有幾人確切知道?糊塗著去吧。

「有關方面」和媒體上所謂「某女歌星」、「廣州甜妹」、「長著娃娃臉的女歌唱家」,是幾個什麼概念?真是你不說我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了。中國有多少女歌星?「廣州甜妹」是一個特指嗎?至於「娃娃臉」,即便在其上冠以「唱主旋律的」,也很難得出「惟一」的結論吧。總之,如此曖昧的影射暗指,不如不說,以免製造混亂。連持「甜妹」、「娃娃臉」論者,也不無憂慮地說:「如果報紙僅僅憑對號入座點了她們的名,一旦與事實有出入,很可能就侵犯了名譽權、人格權、隱私權等等……並因此吃起官司來。」瞧瞧這副尷尬樣兒。

而傻唧唧的受眾,就更被開涮得只有匪夷所思的份兒了。聽聽人們的議論吧--

甲說:「聽說了嗎?有一個唱歌的女的,叫某某,傍大款吃官司坐牢了。」

乙說:「別瞎說了,不是某某,是某某某,還有某和某,一共三個,是給大款當情婦。犯事後有大官說情,都保了下來,聽說還要登臺呢。」

丙說:「你們都是道聽途說。確鑿消息,人家是當高級三陪,一晚上幾十萬呢。三陪嘛,身子和嗓子都是人家自己的,人家有權自主使用;不過是教育教育的問題,並不犯法。」

丁說:「傻帽!這統統是謠言。朗朗乾坤,文明國度,一個唱主旋律的身上,怎麼會發生這等怪事?閉上你們的爛嘴吧。」

唉,所謂的「眾所周知」,也算是一種「中國特色」吧。不管怎樣,那層窗戶紙是不能捅破的。把一件本來應該是簡單明白的事,弄得雲裡霧裡,這就是「有關方面」猶抱琵琶、半遮半掩的結果。

當然有時候我們要為尊者諱,為偉人諱,這也罷了--尊者和偉人的善德和貢獻畢竟曾澤被我們,令我們大受裨益。人無完人嘛。他們即使有錯,我們也甘願甚至會違心地給他們留一點面子,不忍心在批評他們時點到他們的美名。這是我們的劣根性。其實這劣根已經部分地被我們拔除了。而與遠華案有干係(不知可否用「涉案」一詞?)的女歌星,何德何能,也值得我們為其諱?而且這個「諱」,一旦「有關方面」定調,似乎就真成了「諱莫如深」,一直「諱」下去了。退而論之,同樣是娛樂場上的藝人,當年劉曉慶、毛阿敏等涉嫌偷漏稅,媒體競相點名批評,老百姓知了情,引以為戒,連稅務都加強了對走穴者的監控,效果大大地好,為什麼行為比偷稅逃稅更加下作不堪者,連個芳名也點她不得?

總之:既然「眾所周知」,有什麼必要姑隱其名?既然眾所不知,為什麼不將其名告知大家?大家都知道,還要藏著掖著,是自欺欺人;大家應知道,而有意隱藏,是愚弄百姓。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