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未漲學費狂飆
隨著高校開學,市井之中在議論:學費漲價了。其實上月中小學開學時,百姓已有微詞。一位友人女兒距報考的市重點高中差1分,交4萬元才如願,比前兩年「1分1萬元」的行情高出很多。早些時候在網上看到一民間調查公司報告,關於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大學所需的費用,文章稱在上海這項費用為10萬元。我的同事們得知,每個人都叫起來:「10萬!何止啊!」以我做家長的體會,10萬元也是遠遠不夠的。根據現階段行情,4年大學至少得準備6萬元。小學到高中12年,除了學雜費、書報費,加上補課費,說4萬元翻一番也不是瞎吹的。
人口壓力造成的供求失衡,給早幾年高中和大學教育帶來了緊張局面。許多學校,校舍還是那點地方,教師也許還是原班人馬,換個牌子,收費就更上了一層樓。我家附近有所學校,原先是建築技校,3年前變民辦高中,之後又掛上某重點大學授課點的牌子。今夏校舍粉刷一新,成了一所管理學院。5年時間,社會上流行什麼它就是什麼,可謂非常時尚。
教育消費已被視為一個有潛力的產業,正持續升溫。高校收費制實行不久,更以年均20%的速度膨脹。這都使一般工薪階層深感壓力。本週新華社發布的國家統計局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個城市的調查結果顯示,54.3%的居民認為家庭教育支出增長速度過快,已超過承受能力;26.6%認為基本合適;只有13.1%的人認為慢了(不知這部分人士以為怎樣的速度、漲到何種地步才是正常的呢)。這項調查並沒有具體顯示3個城市家庭教育支出的數據,但其反映的大部分居民心態是基本真實的。
近幾年居民平均收入增長只有百分之幾,而一些效益差的單位職工收入可以說是每況愈下,有減無增;下崗、失業風險也在加大。普通家庭收入與教育支出的增長速度相比,明顯是失衡的。如何在學校的經濟創收與社會需求和承受力之間找到平衡,是有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也確實是一大難題。
絕大多數家庭是養不出這種精品的,當然也不至於窮到完全付不出學費的地步。因此,當你準備生養孩子的時候,就該計畫他(她)的學費了。或早早教會他尋食,讓他像發達國家的孩子一樣假期打工,自己去掙學費罷。
消息來源:新民晚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