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传统文化花园中两大景点:咏竹与画竹(组图)

 2013-09-07 13:4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看中国2013年09月07日讯】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竹诗画

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诗,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的有几十首之多。如《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卫诗》曰:“翟翟竹竿,以钧于淇”。历史上对《诗经》中上述有关竹的记载有不同看法,但事实上指竹子是确凿无疑的,如一句说用竹午在淇水边钓鱼,这里的“竹”无法用其它植物代替。《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此后各朝代各种典籍中都有竹诗画记载。

郑板桥《竹石图》

在叙述竹诗画时,我们不可不提到几个动人的爱竹故事。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子猷(王羲之子)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外,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他平生爱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欲。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清代杰出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

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二、丰富多彩的咏竹诗词

自古咏竹之诗甚多,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归为神话传话、赞美品格、抒情言志和记载用途等各类。

(一)表现竹与神话

舜妃女英、娥皇泪洒竹秆而成“斑竹”的动人故事自古为世人传诵。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它其实是桂竹的一个变型。由此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的咏竹诗。如: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唯见泪斑痕。

(二)赞美竹的品格

这类诗很多,表现了竹子虚心、气节、坚韧和友情等各方面,现略举数首如下:

表现虚心: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表现气节:

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表现坚韧: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有此三人。

表现友情:

谷口春残百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三)借以抒情言志

情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

风景: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亭露宿。
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庚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抒情: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勿剪伐,会见拂云长。

言志:

风味既淡泊,颜色不斌媚。
孤生崖谷间,有此凌云志。

感情: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

(四)叙述竹类特点

韩愈《郑群赠簟》: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薛纪如《咏竹》:

茎竹鞭兮横地生,枝成秆兮独指天。
叶变箨兮抱青笋,花难遇兮自成仙。

三、画竹艺术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成为艺术家推崇的楷模。

元·柯九思《横竿晴翠图》

画竹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中唐时期,竹已形成为专门的绘画题材;北宋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人尊为墨竹绘画的鼻祖;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倪瓒,明代的王绂、夏昶、徐谓,清代的石涛、郑板桥、蒲华、吴昌硕,都是树一代画竹新风的画竹大师,促进了画竹艺术的发展,对画竹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时至今日,中国的画竹艺术仍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唐代画竹已经盛行,国画中的墨竹就是唐代创始的。宋代以后画竹更具成就。画竹名家层出不穷。大诗人苏东坡是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的次子苏过是画竹名手,他的至友文与可也是画竹的大家,在画竹方面有高超的技艺。苏东坡关于“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为千古墨竹画家所趋尚,传统绘画创作所遵循,他的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竹图》,能得“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的绰约风姿。他的著名文章《文与可画赏笛谷偃竹记》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佳作,文章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苏轼《墨竹图》

苏东坡,诗画具全,才华横溢,他爱竹已达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境地。他的墨竹多仰枝垂叶。笔势雄健,墨气深厚。他的传世佳作《枯木竹石图》作枯木一株,树干掘顽孤傲。枝梢凌空舒展,树根处作一特大怪石,占据了画面的垂心,旁生竹子几株,稀疏的枝叶,显示出委曲寻生的活力,给枯木和怪石注入了新的生命。

苏轼《枯木竹石图》

各朝代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他们画竹都十分传神而逼真。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竹歌》中称赞“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凝有声”。

清朝画竹也相当兴盛,“扬州八怪”的异军突起又为画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我国绘画的传统要求是真实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郑板桥画竹则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他不仅留有许多绝妙的翠竹图,还留下了《题画竹六十九则》,他赞美“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一幅竹画上题道:“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充分表达了他的社会观和艺术观。

九朝古都洛阳城南七公里的关林镇,有一个著名的旅游区关公庙,亦称关林。相传这里是埋葬蜀汉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

关林占地百亩,有翠柏800余株,殿宇廊屋150余间,碑刻70余方。二殿上悬光绪题“光照日月”匾,内有关公坐像。

关帝诗竹

二殿之旁有一碑,是70余座碑刻中唯一的一座刻画碑,此碑上所刻即“关帝诗竹”。它画中藏诗,原为关公借物寄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此碑纵102厘米,横38厘米。碑上有两竿翠竹拔地而起,雄健挺劲。左方一竿竹子稍向右斜出,清新俊逸的丛丛竹叶,疏密有致,丰丽滴翠。整个画面构图简练,主题突出。若是细细观察和品味,你会发现,这些似在临风摇曳中下垂的簇簇竹叶竟组成了一个个文字,原来是一首五言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画的右上端还有两方刻印,上边是阴文“关羽之印”,下方为阳刻“汉寿亭侯”。

这幅竹中藏诗的画,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诗中的“东君”指曹操。据《三国演义》第25至27回记载及有关传说,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被俘,被爱才惜将的曹操留居营中。曹操很器重他,请汉献帝封侯赐爵,即“汉寿亭侯”,同时金银相赠,千方百计使关羽归顺投降。而关羽衷心不改,一心系念着兄长刘备。一天,他思索着给刘备写封信,可又担心被曹操发现,于是就画了这幅竹画托人捎给刘备,表达了富贵不能淫的品格,这即后人所熟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典故的出处。

来源:网络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