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他曾经是好莱坞的黄金单身汉,有次前往亚洲度假,当地的所见所闻,却让他再也无法安于过往的生活。
还没看到垃圾山,一股恶臭先扑鼻而来。我来到柬埔寨的首都金边,随着史考特.尼森前往上棉芷垃圾场进行例行探视。这座垃圾山高达三十公尺,占地十一公顷,位于金边市郊。我们两人爬上垃圾山,心里已经做好准备:身上的长裤衬衫、脚上的塑胶靴,离开后都要扔掉。空气中混杂着硫磺、腐肉和粪便的味道,臭气冲天。
垃圾场里到处烧着不灭的小火,传来呛鼻浓烟,我得强忍住才不致呕吐。“小心!”尼森边说,边指着一根废弃的针筒:“不小心踩到,可能就会感染肝炎或爱滋病。”除了接收金边的垃圾,医院也会把废弃针筒、尸块,甚至是堕胎后的胚胎往这里丢。
走在垃圾山上,感觉彷佛一失足就可能陷进流沙般的有毒泥沼里。垃圾山向四面八方蔓延,我站在顶端,朦胧的浓烟之中,看见几十名拾荒者;有些是大人,但多半都是小孩。
更教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很多都光着脚丫子。又是日晒、又是脏污,这些人看来全身黑漆漆的。垃圾车队轰隆隆地开来,车上满载着垃圾,后头紧跟着鱼贯而来的拾荒者,都在等垃圾倾倒下来后抢些好货。“那些驾驶开车不带眼睛,”尼森说,“每天都有几名拾荒者被撞死。”
尼森沿途跟许多人打招呼,问他们:“你还好吗?”垃圾山常有小孩受伤或挨打,要是他遇见了,会安排小孩接受治疗。大约五十公尺外的地方,我看到三个拾荒者躺在垃圾堆中,头上有片塑胶布和纸板搭盖而成的遮蔽物。
“他们在休息吗?”我问尼森。
“不,他们住在那里。”
孩子们一拥而上,朝尼森调皮地大叫:“我要读书,带我去学校!”尼森在这里很出名,他每个星期会来上几次,已经有超过四百名孩子被安置在他创办的慈善机构“柬埔寨儿童基金组织”里。但需要帮助的孩童还很多。“说起来就觉得心痛,”尼森说着,一边单脚跪地,一个眼神慧黠的六岁小朋友坐在他腿上。“真希望能帮助这里所有的小孩。”
好莱坞先生
一群遭父母遗弃的孩子,在垃圾堆里过着老鼠一般的生活,而史考特.尼森拯救他们的故事,彷佛电影剧情。二○○三年,四十四岁的尼森是电影业高阶主管,有权有势,媒体称他“好莱坞先生”。好莱坞红人应有的排场他都有,包括:任职新力电影资深行销副总所得的百万美元年薪、比佛利山庄豪宅、一艘十二公尺的游艇、保时捷九一一、高级摩托车与休旅车等,不一而足。
他与梅尔.吉伯逊、汤姆.克鲁斯、哈里逊.福特等巨星合作、宴饮。他始终未婚,但常看到他搂着艳光四射的女友。
他在好莱坞电影圈崛起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十六岁时他还在澳洲,高中辍学后,白天在一家经营郊区和露天电影院的小公司当助理,晚上则担任电影院的助理放映师和带位员。虽然书读得不多,却卖力工作,一心想出人头地。他的表现受到老板的注意,于是有机会到雪梨担任电影采购人员,并且开始往上爬,涉足电影发行与制作。最后,好莱坞向他招手了。
但人生似乎仍旧少了什么。他对一位信任的好友说:“人生应该有比拍电影更具意义的事情。”同事觉得尼森可能只是倦勤,毕竟洛杉矶的电影工业压力大、竞争激烈,难免身心俱疲。
二○○三年,他搭上飞机,展开为期五周的背包客之旅,准备骑摩托车横跨亚洲。“他没事的,”每个人都说,“他只是需要休息一下。”
初遇金边
尼森原本只打算在金边待个几天,但看到这里的贫苦环境,加上所遇到的柬埔寨人虽然长期受苦,却散发亲切良善的气质,令他感动不已。他取消了所剩大半的行程,开始探索这座城市。触目所及,都是贫穷萧条、百废待举的景象。
在路上遇到一个行乞的小男孩。知道他家一贫如洗后,他自愿资助救济,帮他们付房租、买冰箱,还出钱让小孩去上学。两个星期后,他却发现东西全被小男孩的爸妈变卖,赌博喝酒去了。
有位柬埔寨的朋友把他拉到一旁,说:“你太天真了,那些人是在利用你。”他建议尼森到金边最恶名昭彰的上棉芷垃圾场看看,柬埔寨最赤贫的人都在那儿。“那里的小孩才真的需要你帮助。”
看到垃圾山,尼森忍不住掉下眼泪。现场有好几百个人在拾荒,其中还包括遭人遗弃的孩子,大夥儿在有毒的垃圾堆中挑来拣去,寻找可以回收的玻璃、五金和废纸,只求能换点钱来充饥。
这里最小的孩子只有两岁,因为生母再嫁,丈夫拒绝收养拖油瓶,于是沦落到垃圾场里。
他看到一个瘦小的孩子,衣衫褴褛,全身脏兮兮,认不出是男还是女。他请翻译把小孩叫过来,这才知道小女生叫瑞喜,十二岁,没上过学。另外还有个九岁的女孩叫妮齐,也走过来听他说话。两人浑身散发恶臭。尼森问女孩可不可以见她们的妈妈,并答应见面后会给两人的妈妈各十美元。他和她们约定好隔天见面。
翌日,他坐在金边观光区一家河岸咖啡厅,有两个小朋友走向他。原来是瑞喜和妮齐,干干净净的,简直换了个人,尼森压根儿认不出来。
他保证每个月给两个小女孩的妈妈五十美元,前提是要让她们上学,不能逼她们去垃圾山工作。两位妈妈都同意。
看着两名小女生快乐地吃着生平第一口冰淇淋,他自问,要改变两个孩子的生活,莫非就这么简单?
后来他搭机前往曼谷,准备转机回洛杉矶。飞越金边上空时,他俯瞰这座城市,心想:“要做很简单。我拥有的很多,他们拥有的太少。”他后来决定,既然经常要飞往国外谈生意,每个月不妨抽空到金边停留几天。
将近七个月后,尼森已在金边租下一栋房屋,请了几名员工,并收容了十二个无家可归的小孩,让他们不用再露宿街头和流连垃圾山。最后,他干脆搬到金边定居。
转捩点
有一次他人在金边时,行动电话突然响起,是某个电影明星和他的经纪人从欧洲打来的。他们的欧洲宣传行程由尼森负责安排。
“史考特,我们这里有个状况。”经纪人说。
尼森当天早上才刚得知,收容所里有五个小孩得了伤寒。这时他回说:“怎么了?”
“问题可大了,”经纪人对史考特说,“电影公司租的专机上没有我们指定的瓶装水和食物。问题没解决,我们就不上飞机。”
那位电影明星突然从经纪人手中抢过电话,说:“史考特,你有必要让我的日子这么难过吗?赶快搞定!”
这件事成为尼森人生的转捩点。不久后,他向老板请辞,跟好莱坞道别,也跟保时捷、游艇、摩托车和高薪说再见。
二○○四年,他自掏腰包,出资十万美元成立柬埔寨儿童基金组织,并在金边租了一栋房子当作据点。为了省钱,他在局促的办公室睡沙发,平日则以速克达代步。
起初,他只计划收容四十五个孩子,照料他们的住宿、三餐和教育,并雇用八名工作人员。但营运第一年的年底,儿童数目便已接近百人,一年后又增加到二百人。时至今日,基金组织照顾超过七百名的孩子,为他们提供食宿、医疗、教育与职业训练。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从比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