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藻類生物燃料:比太陽能更有前景的能源(組圖)

 2015-08-16 02: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科學家米羅斯拉夫在監測藻類樣品。(看中國配圖/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5年08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陳柏霖編譯)據《商業內幕》(The Business Insider)2015年8月14日(週五)報導。全球油價容易受到相當多因素的波動,而且往往受政治爭端的影響。當考慮到這些事實,以及燃燒石油產品所產生的污染量,科學家和各國政府都在努力探索替代能源的開發。

最新而且似乎最可行的清潔能源形式之一,將預計超越包括太陽能在內的所有現存可替代能源的,是藻類生物燃料。

地球上所有的海洋都有發現藻類,藻類利用太陽光並採用光合過程來產生能量。某些類型的藻類可以生產它們用來存儲能量的油,這意味著某些藻類可以用作生產生物燃料。

儘管其它作物,如玉米和大豆,在過去已被用於生產生物燃料,但藻類與之相比更有優勢。據美國能源部門稱,藻類產量是這些傳統生物燃料的10到100倍。更重要的是,藻類可以在農業區周比地區,或微咸水的地帶生長,這意味著它不會與糧食作物爭搶土地或其他資源。

2013年全球生物燃料市場估計約為1,000億美元。很多人認為這個市場的規模可能在未來幾十年之內增倍。據科學家和企業家克雷格·文特爾表示,如果要用玉米衍生的生物燃料取代美國境內所有運輸用燃料的話,生產這些玉米將佔用美國領面積三倍的土地。相反,利用藻類只須佔用馬里蘭州大小的區域。

美國能源署正投入大筆資金努力促進利用藻類作為燃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源署稱將用1,800萬美元的資金來實現這一目標,而且在俄亥俄州的一家能源公司已經獲得更多的國家級資金,研究如何更有效的培養、處理和從海藻中提取油。其他國家也在進行相關的研發中。

荷蘭研究人員正在嘗試用多種的藻類物種共同成長,達到單一栽培不可能實現的的協同作用。去年澳大利亞懷阿拉,完成了第一個商業藻類燃料生產設施的測試。加拿大研究人員利用專門種植的藻類來清潔含油砂。在瑞典,化工公司「柏斯托」正在嘗試藻類的不同生長條件,以確定哪些有作為生物燃料的潛能。

藻類已經被成功地用於許多商業領域。2011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飛行了第一個由藻類產品單獨供電的客運航班。在德國漢堡一個被稱為「BIQ房」獨特的住宅結構,採用充滿了藻類的生物反應器來產生熱量,而無需從系統外添加任何電力。這些試驗項目的成功,以及知名人士像克雷格·文特爾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支持,很可能有助於進一步推動基於藻類燃料的解決方案

阻礙藻類成為更廣泛應用的主要因素是價格。2014年年底「生物燃料文摘」估計,藻類生物燃料的價格是每加侖約為7.5美元。雖然汽油等燃料的價格的變化相當頻繁,它往往是比這個數字低得多。專家認為,藻類燃料必須達到約每加侖3美元,才能夠成功的與基於石油的產品競爭。

很難猜測藻類或任何其他類型的生物燃料是否能夠完全取代石油。但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可替代能源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很可能是藻類,前提是藻類能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來生產的話。糧食作物製成的其他類型的生物燃料的耕地需求,硬性限制了以這種方式生產燃料,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耕地專門生產燃料,我們也必須考慮對食品價格的影響。

佛羅里達州的一家名為「Algenol」的公司有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那就是利用藻類生產多種類型,每加侖1.30美元的燃料。該公司的流程實際消耗海水和產生淡水,其生產模式製造出有益的副產品。

克雷格·文特爾的公司「合成基因」積極努力用基因改造的藻類來增加燃料的生產,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長成供人類食用的食物。所有這些公司與其他許多藻類公司的共同點是,他們在產生燃料的同時,試圖創建其他可用的產品。

現在,藻類衍生燃料獲得了巨大的關注與投資,不斷改進技術以生產市場可接受價格的燃料,變得極有可能實現。如果這變為現實,我們將可以看到,與風力、太陽和水力相比,藻類在可持續性能源發展,二氧化碳減排和清潔能源發電這些方面都更有影響。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