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藏袍(圖)

 2010-06-22 23: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藏族服飾色彩紛呈,引人注目。在藏區,無論是農區還是牧區,藏族服飾很長的都統稱為藏袍

從樣式上劃分,藏袍大體可分為以下六種。

一是老羊皮襖(藏語稱為「姿化」)。老羊皮襖皮板厚實,毛長,其長達至腳面;寬鬆,白天穿在身上,晚上可以解開腰帶當作鋪蓋,十分方便,這對遊走不定的牧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禦寒服裝了。有的老羊皮襖會在袖口和下擺鑲有青布或紅布滾邊,但也有無任何裝飾的,俗稱白板皮襖。老羊皮襖是藏族牧民最傳統最古老的服裝。

二是秋板皮襖(藏語稱為「雅姿化」)。秋板皮襖顧名思義是秋天的皮子做成的皮襖,秋板皮襖的羊皮毛短皮薄,穿起來輕巧舒暢,冷熱適中,是藏族牧民專在夏秋季節穿的皮襖。為了防潮防水,牧民們平時吃了手抓肉後會故意將手上的油抹在皮襖上,天長日久,皮襖就變得油光發亮,放牧或擠奶時也就不怕下雨淋濕皮襖了,所以它又兼有雨衣的功能。

三是羔羊皮襖(藏語稱為「察日」)。羔羊皮襖綿軟保暖,一件好羔羊皮襖要三十多張羔羊皮才能縫製出來。上好的羔羊皮毛色純白,均呈螺紋狀,縫製羔羊皮襖通常還要配上上好的緞面和水獺皮邊,經濟條件好的藏族人家女兒出嫁時,才會陪送這樣的羔羊皮襖作嫁妝。這種羔羊皮襖也只有在走親訪友和喜慶節日期間才會穿上。

四是布單衣(藏語稱為「熱拉」)。布單衣全都是棉布縫製成的,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夏天穿的單布藏袍,另一種則是質地高檔的緞料縫製而成的,其大襟和下擺都鑲有水獺皮邊,經濟條件好的人家其水獺皮邊寬達五六寸,有的男式「熱拉」鑲的水獺皮邊甚至寬達一尺左右,而一張水獺皮的價值在三、五千元到萬元之間。這種高檔的「熱拉」也只在走親訪友和喜慶節日時才穿。藏族有這樣一句民諺:「好吃的過年時不吃何時吃,好穿的節日不穿何時穿。」

五是氈衣(藏語稱為「雄瓦」)。氈衣長至膝蓋,是用羊毛專門縫製的薄氈製成的,有的氈衣會加上布面,也有不加布面的。氈衣是藏民夏秋多雨季節放牧時常穿的一種衣服,基本上是當雨衣來穿的。

六是毛氆褐衫(藏語稱為「綢拉」)。毛氆褐衫是藏人最為講究的一種高級服裝。其質地異常緊密,遇水不沾,且十分保暖。

穿藏袍時,無論男女皆開右襟,無紐扣,腰肥且長,男藏袍相當於身長,女藏袍比身子還要稍長一些,藏族婦女將下擺提到與腳面平,然後再束上腰帶,使多出的部分鼓於胸前,呈兜囊狀。藏袍無口袋,這個兜囊也就成了身上的衣袋,小孩可以揣在裡面,小羊羔也可以裝在裡面,總之吃的用的都可以裝在裡面,有時甚至可裝十多斤重的東西,差不多當一個提包用。藏袍袖子寬大,且長出手背四五寸,冬天,長袖可以保護雙手不受凍,用長袖捂鼻還能起到口罩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藏族男子特別喜歡用虎皮和豹皮作皮襖的領子,有人不惜花上幾千元也要設法買上一條虎皮或豹皮作皮襖的領子,這與藏人崇尚老虎有關,他們認為虎豹威武高貴,用虎豹皮作領子能避邪,吉祥相伴,萬事如意。

藏民集前人寶貴經驗而不斷改進的各種藏袍,很適合高原氣候和他們的生活特點,尤其是白板皮襖,皮質堅韌,既遮風擋雨,又保暖防潮,四季適宜。一件白板皮襖重達十六七斤,頂得上兩床厚棉被,藏區大多地勢高寒,即使盛夏季節也離不開皮襖,牧民白天當衣穿,晚上當被蓋,睡覺時解開腰帶,頭和腳往裡一縮,無論走到哪裡都不用擔心挨凍受寒。高原陽光輻射強烈,日照時間長,即使在嚴寒的冬季,太陽一出氣溫也很快就會上升,可以說藏袍還是一部「空調器」,早晚天氣冷,藏民就把藏袍緊緊穿在身上,中午天氣熱起來後,他們便脫去袖子將一隻胳膊露在外面,天氣更熱的時候,他們乾脆將兩隻袖子全部脫掉盤在腰間,讓半個身子全露在外面。所以無論氣候如何變化,藏民都能適應,看上去也別有一番風采。藏袍穿蓋皆便,其華麗和考究令人驚詫。小小的藏袍裡,蘊含了藏民族的聰穎智慧和悠久文明。

来源:香港文匯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