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健:强权和独裁无法遏止年轻人的呐喊(图)
11月8日晚,郑州大学生夜骑自行车前往开封,车队连绵十多公里。(自由亚洲电台/网络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4年11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采访报导)近日,河南郑州“夜骑开封”事件从最初的“灌汤包之旅”逐渐演变成全国多地学生和退伍军人的集体行动,吸引了超过十万大学生参与,并引发各地效仿。当局对这场规模空前的跨区域、多阶层的活动立即采取封路封校等措施试图遏制。前中国媒体人赵兰健接受《看中国》专访时表示,郑州的骑行活动反映了年轻人对当前社会危机的深层担忧,他还预测中国即将迎来大规模的学生运动。
北京定性“夜骑开封”为“政治运动”
河南郑州的“夜骑开封”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大学生自发参与,并引发了全国各地青年效仿。这一活动最早由几位女大学生于今年6月发起,起因是一次去开封品尝灌汤包的夜间骑行。她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旅程视频后,迅速走红,引发越来越多学生加入,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成千上万。骑行者们沿途不只是为美食而来,甚至有人高呼“自由”等口号,赋予活动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退伍军人也加入队伍,高喊口号,彰显出青年人对公共表达的需求。
到11月8日,活动规模达到高峰,不仅在河南蔓延,在北京、南京、成都、武汉、西安等地也纷纷有学生响应和模仿。例如,北京的学生试图骑行至天安门,南京的学生前往巢湖,成都学生骑往都江堰等地。这一系列的青年聚集被一些网民称为“新学潮”,视为年轻一代自发探索集体表达的行动。
面对这一趋势,当局迅速采取应对措施。11月9日起,郑州多所大学实行封校管理,禁止学生外出,教育部门也紧急发文,要求限制学生参与骑行活动,甚至山西、陕西等地的高校也发布通知,防止学生大规模集体外出。共享自行车平台如美团、哈啰等也被要求加强管控,限制超区骑行,辅助当局管理骑行活动。
一位当地教师观察到,郑开大道一片人潮,几乎无法计数。另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感到震惊,指出学生的自发组织和行动能力相当强大,这反映出他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表达需求。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骑行,而是疫情之后释放情绪、寻找群体归属感的表现。
山西等一些高校以“政治运动”定性夜骑行动,发布恐吓性通知,警告学生参与活动可能对未来的前途产生严重影响。部分学校的辅导员向学生传达禁令,试图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远离夜骑行动。一位高校工作人员透露,学校方面已开始统计参与人数,并计划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表示对夜骑行动的支持,认为这是他们青春的“无悔之举”,有人留言称“青春就该自由挥洒”,表达出他们对管控的反感与对自我表达的渴望。
有评论指,“夜骑开封”成为青年表达自由、展示活力的象征,凸显年轻一代对公共空间和集体行动的新期待。
“夜骑开封”背后的深层危机
河南郑州“夜骑开封”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现流亡美国的前中国媒体人赵兰健的评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压抑和潜在的危机。
“中国社会压抑太久,民众们需要有一种符合自己生物特征的释放表达形式,具备不同思考角度的异见表达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物本能。”赵兰健告诉《看中国》,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和能力本应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物特征,但在中国,这种最基本的表达能力正逐渐被剥夺,“这种最基本的生物特征的能力正在中国政府的强制压制下逐渐丧失了。”赵兰健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这种压制使得中国人“成了全球人类社会中的一个个怪胎。只要有一丝反对意见就会被抹杀掉,一张白纸,或者是一句需要自由的口号,都会成为共产党严苛打压的借口。”
在赵兰健看来,中国社会如今的压抑情绪甚至超过了抗战和国共内战时期,这种长时间的压抑导致中国人普遍感觉到生活中的无望与绝望。他指出,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近年来自杀人数的增加,特别在疫情之间和疫情之后的这两年。他悲观地描述道:“这个社会不给人们一丝泻压阀。在中国,社会不会给任何一位年轻人一点点的发泄途径,所以我们能看见大量的成群的年轻人结队去跳河,去跳楼,去自杀的这种惨烈的场景。”在这位前媒体人的眼中,这种惨烈的场景在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出现如此之多的自杀潮。”
对于郑州的大学生而言,赵认为这场夜骑活动本质上是一场缓解绝望的行动。“对于河南郑州的大学城里的大学生们而言,他们的夜间的整体出行其实就是防范他们集体自杀的一次泻压阀行动。”然而,这种自发的“泻压阀行为”在赵兰健看来,注定不会被中国当局容忍。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一党独裁的体制下,这种情绪宣泄行为往往被视为威胁。“在中国共产党一党独裁的社会里不被允许出现,中国共产党一直有着畸形的大一统的对公民的要求,这种要求可以说是一种法西式的审美社会制度的体现。”赵还特别指出,中国的大学集中管理模式加剧了这种社会压抑现象,“例如庞大的大学城聚集区,在民主制的国家很少有这种集中统一管理的大学教育集中营。”他认为这种集中管理的“大学区,特别容易形成青春期躁动的燃爆点。”
赵兰健进一步分析道,当前中国社会的整体压抑形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高压锅”。他指出,“中共的社会管理体系当中根本就没有泻压阀的体现形式,那这种对社会的不满很容易在泻压阀堵塞的情况下变成一个庞大的高压锅,随时都可能会在高压状态中爆炸。”他形容中共政权带有一种“疑神疑鬼的神经质特征”,始终对任何潜在的抗议和聚集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社会运营濒临崩溃的情况下。他直言,政府害怕在当前时期发生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严重、社会压力攀升的时刻。“中共害怕一场巨大的学生运动在经济危机比较严重时期,在社会各运营环节处于坍塌状态之前。”
赵兰健:夜骑行动将推动中国社会深层变革
他认为,郑州的骑行活动预示着中国青年对社会变革的渴望。“这些各地出现的躁动的长距离集中骑行运动,预示着中国很快就会出现相应的社会运动,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燃爆力。”他强调,这些大学生心知肚明社会的危机状态,“例如房地产的坍塌,金融的不稳定,外贸行业的瓦解,全国处在一片衰败之中,最赚钱的政府公务员系统和公检法系统,都已经出现工资不能发放的情况。”而这些学生面对的是毕业即失业的困境,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汇集在他们身上,让他们无从释放。因此,赵认为,这些青年人的骑行并非单纯为了美食之旅,而是“在向一个即将坍塌的社会发出最后的怒喊”,表达他们希望参与社会改革的意图。
赵兰健进一步指出,当前的大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被用作“炮灰”,“中国各大学城里面的大学生显然知道习近平要发动一场国际战争,而这些当代的大学生就是习近平发动战争的炮灰,这些大学生们知道他们自己就是未来的长津湖上的冰雕或沙雕。”在赵看来,这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恐惧,却无法在公众场合诉说,他们选择通过“一场50公里的社会行动主张”来隐秘地表达内心的压抑。他认为,尽管政府在各地严密打压学生的长途骑行,但这种打压无法真正阻止人性的表达需求,“因为表达和发泄是一个社会自然平衡的途径。如果一个社会压制了这些来自人性的内在力量,势必要遭到更大的爆发力的反弹。”
赵兰健相信,中国即将迎来一场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有多大的压迫就会体现出多大的反抗力量。”他告诉《看中国》。面对高压下的社会不满,强权和独裁体制已无法真正遏制年轻人的呐喊。他预见,这场由年轻人引领的呐喊终将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深层变革的力量,而中国社会“高压锅”模式一旦爆发,将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