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谈中共整治“黑话烂梗”设“电子围墙”的危害(图)
北京一个网吧(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10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报导)中国国家网信办近来开始又一轮整治“黑话烂梗”,开展所谓“构建清朗网络语言生态”的专项行动。前中央党校教授蔡霞分析了该行动背后的真实意图,以及为何21世纪的中国会一再进入封建社会,并探讨了政府的封锁措施对社会创新、思想活力及文化传承的深远影响,并预见了中国在高压环境下前景堪忧的未来。
信息封锁与网络局域化:言论空间的逐步收窄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全球网际网络,为社会带来了广泛的信息流通渠道,拓展了大众的视野。然而,随着网络普及率和影响力不断提高,网络的开放性逐渐引起政府的警惕。当局开始把互联网视作威胁一党专政的潜在危险因素,采取各种手段对信息流通进行严格控制。在此背景下,网信办多次发起“清朗网络”专项行动,称意图整治网络环境,实则进一步收紧了对言论的管控。
蔡霞近日在《美国之音-蔡霞有话说》节目中表示,这些行动表面上是出于规范网络内容的考虑,实质上是对言论空间的挤压,目的在于压制不同声音、隔离言论交流,营造对政府有利的舆论环境。
网信办每年都会开展不同主题的整治行动,以打击所谓的“黑话”和“烂梗”为借口,对社交媒体上的敏感信息进行全面清理。蔡霞指出:“每当清朗行动开始,大量微信账号和群组都会被封禁。”这种清洗和封禁不仅使普通民众的声音被消除,也阻断了信息交流的渠道,民众的讨论被压制,社会舆论逐渐被“清理”成了一个由国家监控、监督的“虚拟安静室”。
这种封锁手段的主要工具就是“防火墙”,将中国的网络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局域网。国际信息的交流被阻断,全球的网络社区与中国网际网络隔离开来,使原本开放的网际网络变成了“内网”。这一现象表面上看是为了维护网络秩序,实质上是对信息流通的隔离与控制。蔡霞指出:“这种局域网的存在,使得民众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思想也因而受到局限。”她提到,网络原本应是促进沟通和创新的工具,而中国政府却将其变成了维护权力的“电子围墙”。
扭曲的言论方式:文化表达与思想交流的深度伤害
在严厉的言论控制之下,民众通过网络表达思想和意见的方式变得越来越艰难。蔡霞分析道,政府在高压政策下迫使民众使用隐晦的语言表达观点,民众通过错别字、谐音字、拼音缩写等方式规避审查,以便能够讨论敏感话题。蔡霞提到,这种通过隐晦方式传达不满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文化的完整表达,还对社会的思维方式带来了长期的负面效应。例如,网民常将“习”字写成“刁”,“民主”写作“皿煮”,这些调侃和隐喻使汉字失去了原有的优雅与逻辑,汉语言文字的丰富性也随之被削弱。
这种扭曲表达不仅是对文化的损害,也导致了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习惯了“绕弯子”表达的方式。蔡霞指出:“汉字这种美丽的文字系统在审查制度下被扭曲,影响了人们正常的沟通,也削弱了汉字原本的美感。”她表示,民众为了避开审查和监控而使用隐晦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使得民众的表达能力降低,也削弱了正常的语言思维方式,长此以往对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创新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这种扭曲表达让人们的思维逐渐被“压缩”,无法形成流畅的思维逻辑。蔡霞指出:“当人们需要通过不断转弯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信息时,原有的思想逻辑就会被打断。”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使得人们的表达能力逐渐下降,思维活力被抑制。蔡霞表示,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影响了日常生活,更严重的是让下一代人无法理解当前的文字使用方式,未来几代人可能会因而失去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正确认知。她认为:“如果这种扭曲表达的现象持续下去,几十年或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代将难以理解和传承我们现在的文化。”
在这种言论环境下,民众的创造力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蔡霞认为,创新的基础是自由的思想和开放的表达,但在这种环境下,创新难以萌芽,社会的整体思维能力也将逐渐被削弱。她引用资中岩的话指出:“长此以往,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将退化,这对于未来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都是极大的损失。”
制度桎梏下的中国前景
言论的严格管控不仅对个体表达造成了限制,更深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繁荣。蔡霞指出,创新的核心是开放和自由的思维,但在中国现行的制度下,创新不仅无法实现,还在逐步倒退。蔡霞强调,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都源于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她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西莫格鲁的观点指出:“极权国家的制度结构使得创新动力被剥夺,自由和开放的社会结构才是创新的真正源泉。”
在自由国家中,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受到尊重,而在极权体制下,民众的言论和思想被压制,创新的土壤因缺乏多样性和开放性而贫瘠。蔡霞进一步指出,中国现行的制度模式是“汲取型”模式,这意味着权力机构在发展中不断从个体和社会中“汲取”资源,而不是激励个体创新和创造力。在这种环境中,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蔡霞表示:“科技创新应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在中国,这种动力因制度限制被逐步压制。”
蔡霞还提到,中国当下的科技成果和社会进步未能如预期般推进,其根源就在于体制对民众的创造力产生了阻碍。她指出,创新是社会的生命力所在,而中国在高压政策下的创新力难以真正得到释放。这一现象不仅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构成威胁,也对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蔡霞表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中国的创新与世界的进步脱节,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她认为,当前的高压政策不仅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更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构成了重大隐患。在全球信息化、科技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共的封锁政策可能使其与世界脱节,不利于国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蔡霞指出,如果这种环境持续存在,中国将难以维持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未来的发展潜力将被大大削弱。她表示:“只有在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中,社会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释放。中国若要实现持久发展,必须解除对言论的严格限制,激励个体的自由表达和社会的创新活力。”
蔡霞的分析揭示了当前中国网络言论受限的严峻现实。网络本应是一个促进全球交流的空间,但中共却将其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局域网。高压政策不仅压制了社会的创新能力,还对文化传承和思维能力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的创新力和文化表达力需要自由的土壤才能得到发展,而高压政策下的言论控制却使得这些基本需求无法实现。
蔡霞强调,言论自由不仅是个体的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封锁言论的政策不仅损害了个体的表达权,也削弱了社会的创新力和思想活力。她指出,如果中国继续实施这种高压政策,未来的社会发展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唯有尊重言论自由,鼓励思想开放,才能推动社会创新,中国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