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髻灵动优雅如云凌托于顶,摇而不坠。(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周昉《簪花仕女图》)
古代妇女发式秀丽典雅,和服装相互陪衬,与年龄、身分、出席场所合宜搭配,仪态优雅、风姿绰约,在《红楼梦》第八十九回,贾宝玉探望林黛玉时,曹雪芹是这样描绘宝玉眼中的黛玉:“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髻,簪上一枝赤金匾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绵裙。”
云髻,是一种拧旋式梳编法,将头发分梳为数股,如拧麻花似的盘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而作侧拧、交拧、叠拧等几种形式,灵动优雅如云凌托于顶,摇而不坠;《八十七神仙图卷》之仙女与中唐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的仕女图像都属这类发型。
高耸于头顶或两侧的结鬟式发妆会以金钗珠宝饰之。(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明仇英《汉宫春晓》)
其实,古代女子发式众多,但可粗分作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六种,在敦煌壁画上美丽的仙女就是结鬟式发妆;先将发集中托高于头顶后再分股用丝绳系结,弯曲成鬟,讬以支柱,高耸于头顶或两侧,华丽巍峨,并以金钗珠宝饰之,高贵无比。
而古代小男童、小女孩或碑女常梳的Y字型发式,就属双挂式,将发量平分于左右双边,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两侧;前额还有稀疏的刘海,常见于侍婢丫环或不足十五岁的未成年女子,也是“丫头”一词的由来。
那么发量不够又该怎么办呢?早在《诗经》就言及假发,如《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被”指的是假发编成的髻,真发可与假发作的发髻相互编缠,做出更为复杂多样的发式,盛行于春秋时期。韩国文化受中国元、明影响深厚,连续剧“大长今”宫女头顶上的一圈大编发其实也是假发的一种,称作“加髢”,还可以在假发上装饰如簪、钗、花、玉板等饰品。
另外,矮小的女子在古代生活一点也不吃亏,晚唐五代还流行着越高越好的高髻,再增高个几十公分没问题;发量不够也免操烦,搭配“义髻”(假发的另一称呼)再加上唐风行云流水式的服装:半臂襦裙、大袖衫、长裙、披帛......要说古代女子生活惬意多彩也不为过啊!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