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祭出”27个“要” 简直要命(组图)
习近平日前主持的中共政治局会议,新华社报导中出现27个“要”,真要命(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看中国2024年9月27日讯】习近平日前主持的中共政治局会议,就像写悼词,相当简要提及经济成就“稳升”,却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的安慰剂下,承认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随即“祭出”了27个“要”,简直要命,不啻于哀嚎。
第一要是虚张声势的自我安慰,但透露出紧要关头的意味,这一回是连四个自信都不提了,两个维护也不要了,因此第二要中,在“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上下功夫,也就是先吃老本来维稳,看能否完成今年目标。
第三要述及到金融风险化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金钱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而随之提及的基层“三保”工作,毫不含糊的进入到政权“页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这一概念旨在确保“基层政府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就是保体制运转。
中共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2.6万亿元(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接着在超长期国债上放风: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这一招很不地道。配合这一“要”,路透日前引述消息指,当局“计划推出财政刺激措施,包括发行2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以应对通缩压力及经济增长放缓,实现年初制订的增长目标”。
一句话,你不为内需做贡献,你给我买进国债,反正我垮台了,你找谁要去。
再看第六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和资金供应——刺激经济消费。
第七要,要的是楼市——“止跌回稳”救楼市,实际上,会议所指商品房严控增量的意思,被解释为:是严格管控商品房的质量问题并提高商品房的质量,而不是减少商品房的建设数量,这是一种安慰。
中共将发行2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接下来的第八要所说的问题,有两个概念,看“要”中的存量闲置土地的情况,主要包括因疫情和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的项目开发受阻,以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困境和土地开发停滞。
这方面好像很吃力:“2021年至2023年全国拿地开工率仅为49%”,城投公司拿地项目的开工率为25.23%,然而,在众多原因中,资金不足或资金链断裂恐怕才是主要的。
楼市的另一个真相是什么?还不说房贷断供潮来了会不会是“压死房地产业最后一根稻草”,这个“要”中的“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有关方面已经着手,调整幅度“可能大于0.5个百分点”,如果按照党媒说法,“将惠及1.5亿人口”,但对许多家庭来说,是不是杯水车薪?又有多少家庭是以100万元贷款(月供可以减少约280元)购房?
不过我们还是用官方自己的数据来说话:90后的平均负债高达13万元,而90后的人口总数大约是1.74亿人。这意味着90后群体的负债总额超过了20.88万亿。
断供潮会不会是压死房地产业最后一根稻草?(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而且,这一“要”之下的“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包括理念、体系、制度要素配置等,但理念还好解决(炒房还是拿来住),体系与制度就难以实施,这恰好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短板。
也就是说,包括“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改动等等,其实与普通公民的关系不大。
看第十要,说句笑话,中共的经济是根据“贪腐”需求而定,“提振资本市场”,有利于利益集团的才是首位,提振资本市场可以帮助平衡供需关系,而外需与内需的问题,还是看政治需求。对家境不堪者,“内有需但力不足”,三餐温饱还是个问题,“拿什么拯救内需”?
十一要相对而言就是老一套了,是将计划经济的模块拿过来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出台新政策看中小企业如何,都是一厢情愿。
十二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谁拿钱来?
十三要民营企业跟进,为政治拯救经济效力。
十四要“提升消费结构”,也就是说,原来每天吃一顿肉升级为每天吃三顿肉。或者原来用1000元的华为,现在用2万元的三折叠屏手机(黄牛价已经雪崩),你别笑。
十五要就有点意思,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说白了,就是逼使不出门消费的公民,在互联网消费,掏钱搞什么智能家居,玩网络游戏消费,看收费视频,直播,听需要充值的“无损音乐”,或者去“养生旅游”被“健康管理”,买健康食品,健身消费,乃至于拿钱买洗脑在线教育,幼儿教育,素质教育,开玩笑啊。
第十七要中的加大引资稳资力度,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问题,就以台商被间谍,日籍10岁学生被谋杀等情况来看,要“稳资”也没用。
第十八要终于要全社会出力保政权了。说法是“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
首要的是社会力量发展养老问题:
中共将养老问题推向社会(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社会力量发展养老,在已经命令延迟退休的情况下,还是有更多的人已经步入延迟阶段,政府养老金的巨大差别,导致许多人生活艰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差不多就是摊派,这与“整合社会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差不多。还有“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企业”云云,还是将政府应当的支出变着花样托付给养老机构或企业,推给社会的不负责态度,只有独裁政府才会出此下策。
说穿了,兜牢民生底线,这也是陈胜吴广问题,包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就广义的“社会救助体系”而言,老人倒地、甚至每个人倒地都没人扶,不敢扶,是中共邪教宣扬无神论的恶果,摧毁道德标准的恶果。至于就业问题,中共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6-24岁的劳动力失业率在2024年8月达到了18.8%,这意味着在每5个16-24岁的青年中,就有1个找不到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要”之下的重点关照对象恐怕就更加困难,年轻力壮的都就业难,别说大龄、残疾人了。
16-24岁的劳动力失业率在2024年8月达到了18.8%,这意味着在每5个16-24岁的青年中,就有1个找不到工作(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所以十九要,低收入人口帮扶,还是钱从何而来?在习近平已经为中国和世界指明了250个方向的情况下,没有找到这个钱方向。
所以这个要求之下的“重点群体的就业稳定,减少贫困和失业现象”恐怕难以实现,这与“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综合救助帮扶”同样是“要等于不要”。
还好,也说到了二十要,这是“要津”:食品和水电气热等重要物资的保供稳价——稳物价。新华社7月1日报导称,起步阶段电价在现行基础上提价10%左右。今后电价按照略高于销售电价平均提价标准调整。在调高电价之后稳价?在几乎所有食品都或多或少添加了防腐剂(脱氢乙酸钠)、致癌物质、乱七八糟的“甜”;还有,“暴雨致中国北方农田被淹,各地蔬菜价格飞涨”一大推沉重压力下,要还是不要?这是个问题!
有点烦了吧,习近平政治局经济会议二十一要“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3个月20次洪水,中国陷入“救灾疲惫”时刻,粮食牵出的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已经凸显。
在一大推“要”之后,还是要落实,也不说两个维护的落实,就是堆砌了一些词汇短语,整个一串空话套话。
最终将人们感兴趣的是高层还研究了什么“其他事项”,但新华社只给了线头,后面连着什么不知道。
简而言之,要了等于没要。要的都是危机的分项。一句话,要死的人,要的就很多,要好药,要想吃什么,要想多活几天,这真是:
要荒要慌又要招,要急要紧死要胁,要义要言更要蛮,要险要亡终要劫。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