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一中东校区因改校名引发师生和家长到市政府抗议,遭警察镇压。(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中国2024年9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木子综合报导)9月24日,山东德州数百名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联合向政府示威,抗议学校“改名降级”,教师们先在学校聚集高呼“还我公道、还我身份”,引发大量学生家长纷纷加入,随后游行到德州市政府抗议,遭到警察镇压。
据X平台“昨天”推出一段视频称,山东德州一中东校区近日突然改名为“新城中学”,引发师生和家长们强烈不满。9月24日,数百名教师和家长发起联合示威行动,“抗议学校改名降级,要求当地政府撤销决定”。
据多网友透露,德州一中算是当地最好的中学,可开学仅20余天,政府突然宣布改校名,此举引发教师和学生家长广泛担忧。教师们担心他们的荣誉、待遇、职称等会因改名受到影响。家长们担心该校会从重点高中降级为普通高中,影响学生的升学前景。有网友说,“这可不是改名字那么简单,是成立一家新单位,老师待遇能不能维持,奖金,职称,以后的发展前景,都是未知数”。
当日,维权教师们先在学校门口集会,高喊“还我公道、还我身份”等口号。随后大量学生家长加入,游行到德州市政府门口,要求政府出面解决。示威期间,德州政府“出动大量警察进行镇压”,至少有1名家长被抓。示威活动一直持续到当天深夜,目前当地政府尚未给出实质性答复。
据视频显示,大批教师和学生家长走在街上高喊“还我身份!还我公道”,众多警察也列队赶到现场戒备。疑似在市政府一间室内,教师们还高呼“叫领导!叫领导!”教师们在一份请愿书中表达诉求,要求当地政府确保教师工资待遇等不变,并公开相关文件。
「山东德州:数百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联合示威抗议学校改名降级(9月24日)」山东德州一中东校区近日突然改名为“新城中学”,引发了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强烈不满。9月24日,数百名教师和家长发起联合示威行动,抗议学校改名降级,要求当地政府撤销决定。… pic.twitter.com/VKBZLAcroh
— 昨天 (@YesterdayBigcat) September 25, 2024
对此,有网民说,“政府这么做就是为了减少投入,应该是地方财政压力导致的”、“背后绝对有内幕。”、“太恐怖了,山东的蓝皮维稳真厉害。”、“怎么抖音搜不到呀?”、“一千人抗议,就出两千警察,这种模式玩了几十年了”。
近日,山东另一事件也引发关注,济南村民用汽油弹、烟花等“武器”成功击退强拆队。
9月23日凌晨,山东济南王炉村村民与当局强拆队发生激烈冲突,村民们用燃烧弹、烟花爆竹、砖石等作为武器,成功击退“来犯的强拆队”。今年4月,王炉村曾因当地政府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发起过维权抗议,与政府人员发生冲突。近期获知,当地政府将安置房地址选择在殡仪馆附近后,村民再次维权抵制拆迁。
9月18日,村民们曾成功阻止了试图进村的强拆队。23日凌晨1点左右,当地政府再次出动强拆人员,试图趁夜进入村庄对村民发动突然袭击,但被获知消息的村民拦截在村口。期间双方爆发多轮冲突,强拆队使用辣椒水喷射村民,而村民则向强拆队投掷汽油弹、烟花爆竹、砖石等进行还击。经过数轮攻防后,最终村民成功击退强拆队。
据视频显示,夜色中的现场硝烟弥漫,爆炸声不断,还夹杂着喊“杀”声,现场如同战场,令人惊悚。
「山东济南:村民用汽油弹、烟花等作为武器成功击退强拆队(9月23日)」9月23日凌晨,山东济南王炉村村民与强拆队发生了激烈冲突,村民使用燃烧弹、烟花爆竹、砖石等作为武器,成功击退来犯的强拆队。今年四月,王炉村就曾因当地政府的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而发起维权行动,并与政府人员发生冲突。近期,在… pic.twitter.com/Ag2kWOWxUJ
— 昨天 (@YesterdayBigcat) September 23, 2024
对此,网友“Weyland”认为,“成功的因素在于:这次不是单个被强拆的人的孤独奋战。而是整条村的人都联合起来!而这又与共产党在山东执行的政策有关。共产党这几年一直在山东搞所谓的【合村并居】。就是把整条村子都拆掉,然后强迫这些农民进城买房。一拆就是一条村,所以整条村的人都会抱团反抗。”
两年来,中国大陆抗争事件达6400起,平均每月发生267起、每天9起民众抗议行动。
海外遭到中国封禁的自由之家异言网(chinadissent.net)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3月(第1季度),中国发生655起抗议事件,比去年同期增加21%。2024年4月至6月(第2季度),异言网收集到805个抗议事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8%。而两年间已收录近6,400个抗议事件。
2024年第二季度,异言网收集的805个抗议事件中,多数为劳工抗议(44%)和业主抗议(21%),其余为村民、学生、家长、投资者、消费者、信仰群体的成员、维权人士、藏人、蒙古族以及LGBT+社群。广东抗议最频繁(13%),其次为山东、河北、河南及浙江。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