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车游”和4个亲民小故事(图)
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于台湾桃园角板山野炊,宋伯熊、宋仲虎两兄弟陪伴(网络图片)
蒋介石是近代知名的领导者,大多数人普遍以为他是一位冷酷的军事强人,其实检视他的日记与过去侍卫的回忆录,可发现许多他个人在私底下与人热情互动、为人设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在他“车游”期间最为多见,而“车游”则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之一……
1、狗咬死鸡事件
有一次,蒋介石和子侄辈的宋伯熊、宋仲虎兄弟一道车游,两个孩子是夫人宋美龄幼弟之子,在美国加州长大,夏天会到台湾过暑假,兄弟俩当时大概是初中年纪。车行至乡村,下来散步时,小兄弟带着的狼犬突然凶性大发,咬死了旁边农家的一只鸡。两个孩子见状,立即找到该户农民向他赔罪,并掏出一块钱美元纸钞想赔偿。蒋介石得知后,一方面亲自向农民道歉,还告诉两兄弟说:“这应该是我赔,况且一块美元也买不到一只鸡,你们知道市面上鸡肉多少钱一斤吗?”他接着吩咐侍卫,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赔偿了那只鸡。
蒋介石常借由与亲人、部属的“车游”来进行谈话交流,与孙儿蒋孝勇、孝武出行时,通常会在车上要求背诵《论语》、《大学》、《中庸》等中华传统经典的章节。若孙儿背不出,蒋介石就会接着他们遗漏的段落背下去,并讲解文句涵义。他的车游除了交流、机会教育之外,还有一点是要了解各地的风土民情与施政状况,亦私亦公。
2、久旱不雨 为民祷告
有一次他车游至日月潭行馆,这时正逢台湾久旱不雨,日月潭湖水水位甚浅,附近田地干枯。他了解旱象情况后,表情极为忧虑,交代随从每日都去挖掘田土,查看干旱情形,也不断询问气象单位天气预报状况,得知一时恐旱象难解后,他每日向神祷告祈求降雨,十多天后,台湾终于下起大雨,暂时缓解了农民的压力。
曾任蒋介石侍卫官的郭斌伟先生在回忆录的访谈中曾说:蒋介石坐车时,若看到山坡地遭滥垦、伐木的状况就会非常生气,他一直希望能保护山林的原貌。有多次会为了保护一棵树,宁可将房子移开数米远,他的行馆,如慈湖、中兴宾馆、日月潭涵碧楼的建筑建设时都遵循此原则。而在车游中,若看到市区脏乱、公共建物毁损,都会交代秘书,知会有关单位改善,也时常下车与当地民众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3、送渔网给渔民
有一次,蒋介石与夫人一同坐车,到淡水油车里高尔夫球场(现为台湾高尔夫球场)附近的路口欣赏落日晚霞,两人下来散步兜圈,在码头附近遇上几位正在补破网的渔民,他主动上前与他们闲话家常,关心渔民生活状况,问他们月收入如何?每月出海几日?打鱼是否辛苦?
渔民回答说:打鱼每月收入很不稳定,基本上靠天吃饭,少则四五千元,多则会有上万元,平均有五六千元,刚好可让一家温饱。虽然每日早起晚归很辛苦,但习惯了就不觉得苦了,一个月应可休息七天。
蒋介石听了很欣慰地说:很好,很好,勉可够吃够用,大家都辛苦了。两天过后,当地的渔民们几乎都收到了新渔网,让他们喜出望外,那是蒋介石回去后,特别嘱咐随从准备、赠送的。
4、总统座车的故事
关于蒋介石乘坐的车子,也曾发生过一个小插曲:某次,海外华侨集资送他一部豪车,反而让他意外地发了一顿脾气,他只试坐了一次车就再也不肯坐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手工制作了四台高级凯迪拉克汽车,给当时同盟国阵营四大强国的领导人使用,当时中华民国为其中之一,这台凯迪拉克就成了蒋介石的座车,直到国民政府迁来台湾后,这台车也跟着运来台湾。
1952~53年间,因总统座车车况旧了,有人建议更换。因蒋介石极为节俭、念旧,起初不愿更换,然而当时他居住的草山宾馆车行要爬很长的上坡,有一段路还要急转弯,老车要走这段路颇有难度,最后只得换车,将旧车移给侍卫公务使用。
菲律宾华侨们听闻总统需要换车,就特别集资,订了一台特制的凯迪拉克作为礼物,该车车窗不单采用了镜面反光玻璃,从车外无法看到车内的情况,还有特殊的装甲、防弹功能。使得重量达到了三吨重。但这辆车运来台湾后,蒋介石仅试坐了一次,就生气地告诉侍从人员:为什么要用这种车?不要这种车!台湾都是我的同胞,我不需要任何防弹保护装置。从此之后蒋介石就没有再搭乘过此车,此车也就成了“展示车”。
对此,当年的侍卫官郭斌伟先生曾补充说:外面很多传言老先生披肩是防弹的,又怕人家行刺他,真是没这回事!他就是普普通通的与我们一样,很多装备比起我们还不足……
在那个时代,以蒋介石的职权,大可安排大量军警开道,彻底解决行的问题,但他出行时,常会要求随从别限制民众接近他,不要干扰人民的生活。目前在媒体上看到所谓强国的领导者,不论到哪个地方,都有真枪实弹的随扈,安保更是滴水不漏。相较之下,更见蒋介石朴实无华及亲民坦荡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