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4年7月24日讯】今年“五一”期间,朋友圈被“朱珠和朋友二手集市”刷屏了。
5元一张的周杰伦《范特西》专辑,30元的Dior耳钉、100元的貂皮大衣、599元的鳄鱼皮古董包……各种超值好物让人目不暇接。尽管入场需要支付20元门票,集市门口依然挤满了等待淘好物的俊男靓女,甚至有黄牛在网上倒卖起了入场票。
如今集市已结束2个多月了,但“朱珠和朋友二手集市”仍然是社交媒体和二手交易平台上的热议话题。
而这,也是年轻人迷上“二手”的一个缩影。
QuestMobile最新报告显示,年轻人群已成为闲置交易市场的主力军,且用户规模增长势头强劲。2024年4月,中国闲置电商月活用户总规模已达1.78亿,近50%为30岁以下年轻人群。
年轻人对闲置商品的热情,催生了二手交易市场的繁荣。线上,闲鱼、转转、万物新生(爱回收)、多抓鱼等二手交易平台迅速崛起;线下,跳蚤市场、二手书店、古着店也迎来复兴,海尔等一些家电企业也开始发力二手市场。
在这些二手平台上,年轻人不仅能找到物美价廉的日常生活用品,还能交换一些稀缺和独特的宝贝。从家居百货到电子设备,从日用品到奢侈品,在二手市场,似乎世间旧物都能被明码标价,等待有缘人“重启”。年轻人通过二手交易不仅满足了生活所需,还从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
这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交易故事,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
你的闲置乃我之珍宝
不是新品买不起,而是二手更有性价比。
过去一年,二手电商市场持续稳健增长。“电数宝”电商大数据显示,2023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5486.5亿元,同比增长14.25%;用户规模为5.8亿人,同比增长25.26%。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被打上“月光”、“啃老”、“败家”标签的年轻人,成了二手市场的主力军。很多年轻人的“二手初体验”是被动开启的,一个很简单的原因——穷。
麦可思2024版就业蓝皮书指出,2023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050元、4683元。
前不久,红星资本局一项针对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年龄在20-30岁之间年轻人的问卷调查显示,在2035份有效问卷中,超过70%的年轻人存款在10万以下,接近70%的年轻人月收入不到1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常常无法覆盖他们的生活开销。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轻人省钱报告》显示,超过50%的一线城市年轻人,每月生活开销在5000元以上,26.6%的年轻人每个月的支出甚至达到1万元。
在生活成本和消费欲的双重作用下,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寻找更经济的消费方式,更具性价比的“二手货”成了他们的新宠,二手市场也成了他们冲动消费的“后悔药”。
年轻人转向二手,看似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妥协,实际上也反映出他们更加务实、更加理性的消费观和更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新款,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在以更低成本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积极践行绿色消费和环保理念。
省钱,或许是年轻人选择二手市场的初衷。但时间久了,他们找到了更多钟情“二手”的理由。
对于一些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来说,孤本典籍、中古服饰、老式相机、黑胶唱片、复古家具等二手商品自带的“历史感”和“故事感”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在“将你的闲置变成我之珍宝”的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友谊的建立,买卖双方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涌入,“二手”、“闲置”的边界也在不断被拓展。如今的二手市场不再局限于家具、电子产品、服装、化妆品等闲置品的断舍离,还衍生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兴趣社区和“微瑕”项目,比如自律监督、手工作坊、宠物相亲、情绪树洞、技能互换等。
对年轻人来说,二手交易已经从单纯的省钱行为演变成了潮流生活的代名词。
信任危机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闲置物品交易有望突破3万亿元,庞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
3月12日,闲鱼发布数据称,平台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0亿元,过去一年有超1亿人在闲鱼挂出闲置物品;当天,二手交易商万物新生集团发布财报显示,其2023年营收为129.7亿元,同比增长31.4%。
但一派欣欣向荣之下,各种乱象也接踵而至。
早在2018年,有客户就曾在微博分享了一段自己在闲鱼卖衣服被骗3000元的经历,还因此登上热搜。据黑猫大数据中心数据统计,2023年二手平台相关投诉超10.5万条;从用户年龄来看,二手平台投诉用户主要为95后、00后,其中20-30岁用户占比超过60%。
“零门槛”“C2C”“非标准化”等特性让二手市场鱼龙混杂,便利之下暗藏隐忧,不少消费者都有过不愉快的“淘二手”经历。事实上,这类情况并不少见,许多二手交易都存在商品描述不实、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许多出售闲置数码产品的都是职业卖家。为了牟利,他们有时会将旧设备进行简单翻新,再作为成色不错的商品来售卖,这样的设备实际上存在许多暗病。“用一两个星期可能没问题,一两个月后问题就显现出来了,那时候已经过了保修期,买家只能吃哑巴亏。”
国内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数据显示,2023年二手电商投诉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差、退款难以及货不对板等问题上,占比分别为21.71%、18.65%和10.09%,合计超过半数。而在买家抱怨各种坑的同时,不少卖家也感到无奈和委屈。
二手市场的繁荣与乱象并存,既反映了年轻人对二手商品的需求和热情,也暴露出行业监管难题和平台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的诸多挑战。尽管不少二手平台将“建立彼此的信任”写进社区公约,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具体规则由买卖双方约定,大部分商品默认无售后、不可退换。
信任问题始终是决定二手行业能走多远的关键。乱象之下,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更多地引入B2C模式,通过与品牌商、生产商合作,确保二手商品的质量和来源的可追溯性。
当下,消费市场总体表现疲软,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二手市场的发展,承接了一些原本属于一手市场的消费需求,但从长远来看,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下降不只会影响一手市场,也将波及二手市场。
以二手手机为例,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报告显示,今年618期间,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了2%,至1310万部。新品交易的缩减,不仅表明了消费者在消费时更趋理性,长此以往也会直接影响二手市场上的手机供给,进而影响二手手机的交易增长。
这种趋势将倒逼二手市场玩家在模式、货源、交易链、平台生态等方面持续迭代,在未来的几年里,整个二手市场或将迎来一场残酷的大洗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