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活动连续萎缩 产能过剩愈发明显(图)
外界关注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图片来源:STR /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7月1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制造业再次萎缩。外界关注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电动汽车的产能过剩情况比较严重。
制造业活动连续萎缩
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二个月处于萎缩状态,而服务业活动下滑至5个月低点。在中国经济艰难复苏之际,进一步刺激经济的呼声依然存在。
中国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5,与5月份持平,低于50的临界点。
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数据称,新订单指数为49.5,基本持平,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新订单指数均低位运行,企业反映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PMI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50是这项指数的荣枯线(或称 临界点),高于50则标志该指数处于扩张阶段,反之,则处于收缩阶段。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保持扩张。
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景气度下降。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8.1%,与上月持平,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总体稳定。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有所延长。
从数据可以看到,生产持续扩张,需求不断萎缩,加重了产能过剩的态势。
据路透社报道,经济学人智库(EIU)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Xu Tianchen)表示,外部和国内需求仍然不足以吸收中国的制造业产能,这将阻碍生产者价格的回升。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5月份的出口超出预期,但分析师表示,鉴于北京与西方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日益加剧,出口销售是否可持续仍无定论。与此同时,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正持续拖累国内需求。
由于消费者保持谨慎,“五一”假期的提振作用转瞬即逝,包括服务业和建筑业在内的非制造业PMI从5月份的51.1降至6月份的50.5,下降0.6个百分点,是去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6月份,服务业PMI跌至50.2,为5个月低点。建筑业PMI跌至52.3,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为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分析人士预期,北京当局将在短期内推出更多政策支持措施,其承诺加大财政刺激力度,这被视为有助于提振国内消费。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认为,疲弱的PMI数据自然要求中国政府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然而,由于人民币面临压力,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目前有限。“财政政策很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这表明中央政府将需要在可预见的未来发行更多债券,以提振整体国内需求”。
尽管政府自去年10月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和通货紧缩压力仍给经济复苏前景蒙上阴影,降低了投资者和工厂主的预期。
《中国制造2025》政策是产能过剩原因
华盛顿国际贸易协会(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5月23日与智库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ASPI)共同举行线上研讨会,邀请多位贸易、汽车产业专家出席,探讨拜登政府宣布对一系列中国产品提高关税的原因、效用及后续效应。
为回应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指示美国贸易代表针对年总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货物提高301条款关税。其中,中国电动汽车税率将从25%提高至100%,电动汽车电池税率从7.5%上升至25%,太阳能电池税率则从25%翻倍至50%。新税率预计在未来3年分阶段实施。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5月22日宣布,中国电动汽车与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新税率将于今年8月1日生效。其余规划在2025年、2026年提高关税的中国产品,包括关键矿产、非电动汽车电池等,新税率将于当年度1月1日起实施。
曾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任内担任代理副贸易代表、现为智库ASPI副所长的科特勒指出,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问题仿佛历史重演,美国过去许多产业都曾经历类似问题,尤其是太阳能产业。她表示,拜登此次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的关税行动是预防性的,“这算是美国贸易政策的新发展”。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执行长博泽拉(John Bozzella)估计,中国汽车制造年产能约五千万台,本土消费需求约三千万台,五百万台出口,等于过剩产能达一千五百万台。
博泽拉说:“这些过剩的汽车不是透过重组被产业吸收,就是要出口销往世界各地。这就是目前状况。”
美国通用汽车前驻印尼高管、现为汽车咨询公司 “敦恩观点” (Dunne Insights)首席执行长敦恩(Michael Dunne)指出,中国产能过剩是源于2014年底的一项决策,“当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召集他的左右手,制定出目前大家所知的《中国制造2025》政策”。
这项政策导致中国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甚至引发价格战。他透露:“当我跟中国企业谈话时,他们告诉我:‘我们快死了,我们在国内根本没赚任何钱。若不出口,就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