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里出西施” 上一句才是重点(组图)


西施浣纱(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情人眼里出西施”最早见诸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中的记载:“谚云:情人眼里有西施。”意思是在有情人眼里,不论是什么样的女子,都像西施一样美丽。

俗语背后,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期,越国都城外住着一位樵夫,名字叫秦仁。一天,秦仁在路上遇到了三位慌张逃路的女子,原来西施救下越国,惹得越王夫人嫉妒,派人追杀,西施等三人听到风声赶忙逃跑,正好碰上砍柴归来的秦仁。秦仁不仅搭救了三位姑娘,更猜出了美人西施在三人之中。姑娘们好奇,让秦仁指认谁才是西施,秦仁也凭借自己的智慧顺利认了出来,此事传成一段佳话,变成了“秦仁眼里出西施”,随着时间推移,又被渐渐传成了“情人眼里出西施”。

诗歌中的许多语言都是从当地的民谚、俗语采撷而来。

到了宋代,在诗话《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中,“情人眼里出西施”已经被“盖棺定论”,成了一句名副其实的“鄙语”,也就是民间大白话。

到了明代,这句俗话得到广泛流传,明代传奇小说作家西湖渔隐主人,在《欢喜冤家》的第五回中有引用:“他眼也不转看着元娘,越看越有趣,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曹雪芹曾在《红楼梦》第七十九回中也有引用过此俗语,是曰:“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下一句,应为西施眼里出英雄。”


图为唐寅。(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清代诗人黄增,写了一首《集杭州俗语诗》,其诗曰: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第一句“色不迷人人自迷”,意思是说,因为爱慕之情,才会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

第二句“情人眼里出西施”,比喻有感情,不论对方外表如何,都会觉得对方外表美。

第三句“有缘千里来相会”,如果彼此有缘分,那么相隔千里也能在某一时间点相遇。

第四句“三笑徒然当一痴”,可是如果无缘的人,再三殷勤也不过是被看作一个痴人。

这里的“三笑”一般被看作是唐伯虎与秋香“三笑姻缘”的故事,即唐伯虎在苏州山塘寺游玩时,对秋香一见钟情,又见秋香三笑,便认为秋香也已钟情于自己。后来唐伯虎卖身进华府为书童,颇经磨难,终于与秋香结成良缘。

圆满的结局自然令人欣喜,但是生活中的爱情案例,又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终究不过是一痴人罢了。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悲剧,原因就是此首诗的第一句:“色不迷人人自迷”。

所以,“情人眼里出西施”不要因“色不迷人人自迷”为前提,不然最后终究会以“三笑徒然当一痴”的而收场。

大家知道了吧?“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上一句就是“色不迷人人自迷”。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都“有缘千里来相会”,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文留言

作者平心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