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二战”后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是否开启(图)

——中国核武库扩大 全球核竞赛难以避免

 2024-06-22 02: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导
中国导弹部队(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图)

【看中国2024年6月22日讯】台北——瑞典智库报告指出,中国核武库的扩增速度超越他国,并推估有24枚核弹头首次列入“经常性战备”。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实际的核武库可能比该报告预估的更大,若以此发展下去,中俄联手的核威慑很可能会让美国面临一个全新的三元吓阻态势,从而陷入战略劣势,迫使美国不得不扩增其核武库规模。这也意味着全球核竞赛恐很难避免踏上重启之路。

中国估有500枚核弹头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16日发布的最新核武角色年度报告显示,北京正在扩大其核武库并推动现代化。报告估计,中国解放军的核弹头数量已从去年1月的410枚,增加至今年1月的500枚。

尽管中国的核武库仍远小于美国(5044枚)与俄罗斯(5580枚),但报告推测,中国首度将核弹头纳入经常性战备,在和平时期部署少量的核弹头在洲际弹道导弹上,以便随时发射,数量推估有24枚。此外,报告也评估中国未来10年的洲际弹道导弹总数可能大幅增加,甚至超越美国和俄罗斯。中国当前预估有238枚洲际弹道导弹,美国有800枚,俄罗斯有1244枚。

美国加州蒙特雷米德尔伯里国际研究院(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ional Studies)教授、东亚防扩散计划(EANP)主任杰弗里・路易斯(Jeffrey Lewis)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根据美国国防部的估计,截至2023年5月,中国就将拥有超过500枚可使用的核弹头。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美国战略司令部告知国会,中国的陆基固定和移动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装置,超过了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数量。

因此,他认为,中国实际的核武库比瑞典智库的估计还要大一些,尽管数量相当接近,大约有数百枚弹头。但要注意,这仍然是一支比美国小得多的力量。美国拥有超过1500枚作战部署的战略弹头,以及大量可以装载到现有运载工具的额外弹头。

追求与美国持平

路易斯表示,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在稳步扩大其核力量,从1990年代初只有18枚洲际弹道导弹,到2021年他的团队发现中国开始建造核弹发射井。现在不同的地方是,中国核力量的稳定的成长最终使其走上了追求与美国在数量上持平的轨道。

他表示,对于中国增加核武库的规模并不令人意外。随着中国变得更加富裕,更加重视自己的利益,也投资更多金钱在军事现代化上。而中国国防能力的全面投资也为中国的核武力量带来了更多资源,无需意外。

美国国防部历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也呈现了相同的景象。该报告在2021年大幅修正了中国未来10年可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从前一年度的400枚预估值,提高到2027年拥有700枚,2030年达到1000枚。隔年2022年时,该年度报告更进一步评估,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在2035年时可能会达到1500枚。分析人士说,这些数量的变化都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在近几年非常积极地增进自己的核武实力。

台湾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世民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核政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在一个重质不重量的一个情况,遵循着毛泽东的“三点”理论,即核武器要“有一点,少一点,好一点”。中共的国防报告书过去也曾经说过中国只维持一支有限的核威慑力量,但现在这种有限度核武的概念,似乎在最近几年的官方文件里已经看不到了。

关键转捩点

他指出,2022年的俄乌战争是中共进一步扩大核武力量的重要转捩点。在此之前,中共是为了因应美中战略竞争的态势而去强化;但俄乌战争后,美国总统拜登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均表明不会在乌克兰部署军队,这很明显是因为俄罗斯是一个跟美国并驾齐驱的核武超强大国,他们的核武实力相当,所以美军不会实质介入。

陈世民相信,习近平也看到了核武在俄乌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军事用途,自然会去思考,如果中国也能拥有跟美俄相近的核武实力,是否未来在攻打台湾时,美国就不敢或是不愿意派军队来帮助台湾了。甚至俄罗斯总统普京几次的“核讹诈”,声称俄罗斯的核部队已经做好准备,似乎也产生某种程度的恫吓效果。

陈世民说:“那这样的核讹诈有没有用?有可能有它一定的用处在,而这个用处习近平看在眼中,中国看在眼中,他不会想学吗?他当然会想学!”

拜登总统在2022年底曾警告,现在是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距离核战爆发风险最高的时刻。战略学界用“新核子时代”来形容这一个令人担忧的年代。

新核威慑态势

陈世民表示,更重要的问题是,俄罗斯现在跟中国更加紧密地相互勾连在一起,如果中俄联合起来用他们的核武器共同去吓阻美国的话,美国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核威摄态势,从过去美俄一对一的“二元”吓阻,变成要去思考如何面对美中俄“三角关系”的核威慑态势,这也是为什么前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Charles A.Richard)也曾为此感到忧心的缘故。

陈世民说:“如果俄国跟中国联合起来的话,那美国是有可能会处在一个战略劣势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说,你看前几天有一个美国官员他在参加一个军备管制的研讨会的时候,他已经讲到,美国是不排除会增加美国核武实力。”

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6月17日透露,北约正积极讨论核武器待命计划(standby),以回应来自俄罗斯和中共的威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则说,中方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阐述了中国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并建议大家应多关注美国投入巨资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强化核共享和延伸威慑等方面的情况。

陈世民表示,俄罗斯自从去年暂停参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撤销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后,很明显在增加自己的核武实力,而中国也在加快扩其增核武实力的脚步。美国不可能容忍自己继续处在这样的一个战略劣势,所以也只能够被动因应,去增加自己的核武实力。“而这个简单讲就是一个核武的军备竞赛”,陈世民说。

全球核扩散

他表示:“今天这样的一个增加核武,不是说只有这个美俄中而已,这样的一个乌俄战争爆发以后的新核武时代,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全球核武扩散几乎已经难以阻止了。”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也点出,全球当前拥有核武的9个国家,包含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290枚核弹头)、英国(225枚)、印度(172枚)、巴基斯坦(170枚)、以色列(90枚),以及朝鲜(50枚),都持续对核武库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中部分国家也在扩大部署核武。

美国加州蒙特雷米德尔伯里国际研究院东亚防扩散计划主任杰弗里・路易斯也表示,中国战略力量的成长正在促成美国内部压力,要求扩大核武库,并可能引发军备竞赛。拜登政府顶住了这种压力,但他认为俄罗斯和中国很可能会保持相同的轨道,未来美国政府最终将决定增加美国核武库的规模。

路易斯表示,可以看到的是,在美中两国都有一些团体希望扩大其核武力量的规模,这些团体透过互相指出对方的新核能力来证明他们寻求新核能力的合理性。过去几十年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政治领袖从抵制这些冲动转向拥抱他们。“领导人观念的转变是军备竞赛的根本动力”,路易斯说。

核战略改变?

不过,尽管中国扩大了核武库,中国的核姿态或许产生了一些变化,但路易斯不认为这代表中国的核战略或前景有了根本上的改变。相反地,在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无论是地缘政治环境,或是最重要的中国国内本身的政治环境,中国的核政策都维持着同样的战略和前景,也就是仍然将核武力量的本质视为是报复性的。路易斯说:“其中一些变化是由中国人对美国现代化的看法所推动的,尽管我认为主要驱动力来自中国本身。”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林泰和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认为,中国的核武战略基本上没有改变,仍然维持所谓的最小吓阻,其目的是当别人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后,中国能有最基本的核实力去进行报复。

林泰和说,中国在在核武政策这一块非常保守,是直接由中央军委去管制,而不像其他常规武器是由战区的指挥官去管制。而这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国对核武本质的认知是一种政治性的武器,而不是一种军事性的武器。因此,中国核武库的扩大主要是政治上的意涵,而不是为了军事上核打击的目的。

保存第二击能力

林泰和说:“它增加这个核弹头,它是为了要拼这个核弹头的存活率。那存活率如果越多的话,它就能够实施报复,也就是我们的第二击。所以他承受第一击之后,他要用第二击去报复美国或攻击他的国家。”

林泰和表示,另一方面,中国强化核武库的动作也表明了想要逐渐追赶世界老牌核国家--美国和俄罗斯的决心,并与之并驾齐驱,以在美中竞争中获得相对等的政治地位,实现习近平对美国“战略制衡”的政治雄心。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美国之音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