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成仙的奇人(图)


历朝历代出现不少修道成仙的故事。(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太平广记》总共五百卷,目录十卷,取材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道经等杂着,因此内容涉及了神仙、女仙、道术 、方士、异人、修炼等多种类别的神话传说、奇闻轶事。如果各位对中国神传文化有兴趣,不妨翻阅此书,届时定有所获! 

接下来,就要跟大家介绍《太平广记》中,数则关于修道成仙的故事。

王子乔

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他爱好吹笙,喜欢吹凤凰鸣叫的声音。一天,他在河南的伊水和洛水漫游时,遇见一个叫浮丘公的道士,他就跟道士上了嵩山。

王子乔在嵩山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后来,家人桓良在山里找到了他。他对桓良说:“请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等我。”到了七月七那天,人们来到缑氏山上,果然看见王子乔正骑着一只白鹤停在山头。不过,王子只是远远看着人们,并不来到大家跟前,甚至频频挥手向人们致意。几天后,他才骑鹤飞去。后人在缑氏山和嵩山为他立了祠庙以纪念他。

凤纲

凤纲是渔阳人。他经常采集上百种花草,用水洗过后再用泥封起来。从正月开始一直到九月底止,埋在地里一百天,然后拿出来用火煎煮九次,就成了一种奇药。凡是猝死的人,只要把这种药含在嘴里,都能立即活过来。凤纲平时就服用这种药,到了几百岁仍然一点不显老。后来他进了地肺山,在那里成仙而去。

琴高

琴高是赵国人,因善长弹琴,在康王家做舍人。琴高修炼道家始祖涓、彭的道法,在河北的冀州、涿郡一带游学了二百多年。

一天,他说要进入涿水里去捕取小龙,与弟子们约定说:“某月某日你们都要沐浴斋戒,静心等在涿水边,并建一座祠庙。”到了约定的时间,琴高果然骑着一条红鲤鱼从河里游出来,上岸后坐在祠庙里。这天河边有上万人看见了他。琴高在人间停留了一个多月,又潜入涿水中去了。

王兴

王兴是阳城人,住在壶谷中,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他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更没有求仙问道的意向。

汉武帝一心想修道,就上河南嵩山去学道。他在大愚石窟,修建了道宫,并请来当时的大儒学家董仲舒、名士东方朔斋戒,并凝神静思,以期望能感天动地,盼得神仙下凡。

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里,果真有一身长二丈的神仙降临,他的两只耳朵奇大无比,耳朵尖竟然高过头顶,耳垂则垂落到肩上。汉武帝向他施礼,并问他是哪路神仙,仙人说:“我是九巅之神,听说中岳嵩山的岩石上长有一种叫菖蒲的仙草,一寸九节,服用后可以长生不老,就想去采摘一些。”说完,仙人就不见了。

武帝对身边的侍臣说,“那位神仙绝对不是一个想学道采药的人,肯定是嵩山的神祗在暗示我什么。”武帝遂派人去采了菖蒲来服用。服到第二年的时候,武帝感到气闷不舒服,就停了。当时跟随汉武帝的人也都服用菖蒲,但没有一个坚持下去。只有王兴在听说神仙教武帝服用菖蒲后,就一直坚持服用菖蒲,从没有间断过,终于他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了。邻里的老老少少世世代代都见他活着。后来也不知他去了哪里。

阳翁伯

卢龙人阳翁伯以孝顺出名,他在父母逝世后,将他们埋葬在八十里高的无终山上。由于山上没有可饮用的水,为了守孝方便,阳翁伯就在父母的墓旁盖了一间守灵的小屋。失去双亲令阳翁伯感到无比悲伤,昼夜恸哭。结果,阳翁伯的孝顺感动了天上神明,天神竟然在墓旁开出了一条清泉,供他饮用。阳翁伯很善良,他没有独享这难得的泉水,反倒是把水引向路边,供给来往的行人取用。

一次,一个来泉边饮马的人送给阳翁伯一升白石子,让他把白石子种在地里,说这白石子会生出美玉来的。阳翁伯依照饮马人所说把石子儿种下了地,后来,地里果然生出了白玉璧,其中好几对有二尺来长。

一天,天界的仙童忽然凌空而降,把阳翁伯带到海上仙山去谒见群仙。仙童向群仙介绍说:“这就是种玉的阳翁伯。”一位仙人说: “你对父母那么孝顺,天神真的为你的行为所感动。昔日,天神把玉石的种子送给了你,你果然能把玉给种了出来。你和你的妻子都应该成仙,今日我们所在的这个宫殿就是你将来成为仙人的居所。天帝会到这儿巡游视察,你可以准备十块玉 作为礼物献给天帝。”说罢,让仙童送阳翁伯回到人间。

阳翁伯把十块玉作为礼物送给了仙童。北平徐氏有个女儿,阳翁伯想向她求婚,让人去向徐氏说媒。徐氏对媒人说:“一对白玉璧作聘礼即可。”翁伯给了徐氏五对玉璧作为聘礼,随后娶了徐氏的女儿。

几年后,云中有龙降下来迎接他们,阳翁伯夫妻就乘龙升天了。后来人们把他们的居所叫作“玉田坊”。 他的子孙们在田中立了个大石柱子来纪念他成仙。

本文留言

作者欧阳子云 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