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家接棒台积电董事长 面临三大挑战(图)


魏哲家6月4日正式从刘德音手中接下台积电董事长职位。(图片来源:中央社)

【看中国2024年6月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佳琪综合报导)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今(4日)将正式接任董事长。日媒报导说,过去6年里,魏哲家带领台积电面对前所未见的成长与发展,未来他将面临地缘政治等3项重大挑战。

台积电今日召开股东常会,同时也是即将退休的董事长刘德音最后一次主持。会中,刘德音正式交棒给现任总裁魏哲家,为台积电双首长制画下句点。

据数位时代报导,刘德音在会上表示,受惠于全球AI服务器建置风潮、AI带动先进制程两大需求,尽管去年基期较低,台积电今年仍将再创大幅成长。AI运算力需求正是台积电技术和制造的强项,对于未来几年成长深具信心。

刘德音强调,即使台积电已是公认的全球半导体技术领导者,但仍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现阶段AI运算需求仍远远无法满足。在全球制造布局上,台积电正积极在美、日、德等地建立新的制造基地,虽面临新环境和文化的挑战,但公司正努力学习并逐一克服,这也是全球客户高度信任台积电的原因。

魏哲家则表示,虽然正式接任董事长,但目前心境没有改变,首要任务就是更频繁接触政府关系,部分工作量交给身边伙伴。人才培育方面,魏哲家表示会尽量往年轻化、制度化发展,促使人才自己成长,并招募更多元化的人才。

生成式AI的爆发带来全新需求,魏哲家表示,对于AI“非常乐观。他重申台积电的策略是,“台积电没有为了AI去特别做产品,我们的技术永远领先,技术领先就会有人来用,不管在手机、电脑还是AI都一样。”

他进一步解释,过去英特尔(Intel)当道的时代,电脑用来帮助人类记忆,因此讲求的是速度,“但现在是电脑帮你想,这很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芯片不只要能运算快速,还必须足够节能,“台积电正好在能耗和速度上符合客户要求,有符合这样条件的人不多,所以辉达、超微和高通等,都在台积电做。”

魏哲家指出,包含先进封装、大尺寸芯片和先进制程技术,都是台积电接下来的机会。目前台积电占全球不含内存的逻辑半导体产值约28%。不少股东都很关心台积电的美国建厂成本是否能正常掌控,刘德音回应说,美国建厂虽然比台湾成本高,“但我们在美国建厂成本比其他还要低。”他直言,出海设厂是当今趋势,有许多困难但会一一克服。”

他还提到,美国大选虽然是不确定的政治因素,但建厂补助是两党共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对于日本扩厂,魏哲家表示会先把第一个厂做好,再考虑持续扩厂,“熊本政府的确有邀请我们。”他表示,包含水资源等维护都需要考虑,若得到当地居民认可,台积电会持续努力。

不过魏哲家也补充说,即使台积电有这么多的海外足迹,整体规上还是“台湾优先。”他重申最先进制程一定从台湾开始,站稳脚步后才会考虑其他地方。

外界也极为关注两岸冲突议题,魏哲家坦言,的确有客户跟他讨论要把产能移到其他地方,“但想全部移出是不可能的,台湾占台积电总产能的8到9成。”在先进制程技术方面,有股东提问是否有机会被华为追上。刘德音直言:“不太可能。”他指出竞争对手是永远存在的,重点在于台积电的进步速度能否比对手更快。

目前台积电3年1000亿的投资计划已告一段落,不排除未来将持续投资设厂。而在刘德音与魏哲家共同领导的6年间,台积电交出亮眼成绩单。股价上涨近270%,市值暴增近2倍至约22兆元,营收和净利也翻了超过1倍。

虽然魏哲家全面掌舵时代即将来临,但《日经亚洲》评点他面临3大挑战。首先最大的挑战、也是他个人不能掌控的就是“地缘政治”。地缘政治挑战包含川普是否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再次当选、是否出现新的地缘政治变化、美国对台湾芯片和台积电的态度如何,将是台积电领导人需要应付的不确定性和任务。

第二项挑战是台积电本身的成长。近6年来,台积电员工人数从4.8万人增加到7.6万人,加上近年来积极在海外扩张,在日本、德国、美国都有设厂,员工组成比以往更为多元;第三个挑战是整个芯片产业面临典型的重大转变。全球芯片厂都致力于进一步缩小电晶体面积,以追求更强大的运算能力,同时也开发新的方式,例如以创新方式整合连接芯片。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