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经济下滑 官方为何救房地产不救消费?(图)

 2024-05-19 07:1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利民生、促内需消费。
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利民生、促内需消费。(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5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经济前景不佳,投资和消费等数据不断下滑,官方不断发布刺激房地产、救楼市的政策,利好政府财政和消减金融风险。但是,这样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利民生、促内需消费。

重大举措提振楼市 能否纾困尚难预料

中国房地产业自从2021年监管部门开始去杠杆化整顿以后陷入了危机。大型房企因银行断贷而陆续爆发债务危机,恒大、碧桂园、万科、华晨、雅居乐等接连发生债务违约,导致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的这一支柱性产业陷入债务危机和销售低迷之中。

为提振楼市,中国央行5月17日中午接连发布三个政策:取消商品房利率下限,下调公积金利率0.25%,首套首付比例降至15%,在市场引发热议。

5月17日下午4点,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和自然资源部、中国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齐聚国务院新闻办召开会议,介绍配套政策有关情况。

中国央行表示,将设立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

不过,彭博社说,北京当局这次为房地产市场纾困的举措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目前还不清楚。

彭博社说,中国央行宣布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只是解决住房供需失配所需资金的一小部分。许多潜在购房者还在等待房价再下降一些才会入场。

报道引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朱宁的话说,“这有点类似金融危机期间的金融机构纾困”;“最后还是要中央政府介入并将自己的信贷扩大至房地产市场,否则要我们相信我们已经摆脱困境还是有点困难或者说为时过早。”

政府救楼市是救财政和债务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单位无力继续支付债务利息。连锁反应意味着许多地方缺乏资金来支付公共服务、医保或养老金。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的研究员任重道撰文《中国经济旧模式大溃败 注定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指出,中国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模式到目前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钱基本都来自房地产,因为有了房地产,地方政府持有的土地和资产都在升值。地方政府用土地作为信用去借债修建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的年限都很长,按理说用多少年就要收多少年钱,但现实中不是这样,地方债是有年限的,不可能无限期借下去。

此外,地方债的利息也很高。中国财政部《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今年财政支出增幅排名第二的竟然是“债务利息支出”,增幅达到7.75%,规模为12746亿元,意味着政府财政已经一步步的陷入债务深渊。但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规模更为惊人,利息支出规模并未在这份报告里体现。

隐性债务是中国各地政府可让其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融资项目,但是,金融市场仍将其视为地方政府负债。目前,中国财政部没有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账目。

并且,理论上基础设施的收益和债务偿还的时间不匹配。修建的资产不只是一届政府使用,但资金却要让某一届政府还,这届政府肯定拿不出来后面几届政府的资金。所以长远来看,政府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服务维持不下去,债务一定偿还不了的。

文章指出,发改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数年前曾偷偷做了一些调查,有两个结论:1、中国大陆投资房地产修建的房屋足够30亿-40亿人居住,而且还在继续开发房地产;2、政府债务没有一个主政官员想偿还的,都是新官不理旧帐。

消费需求、居民的投资性需求明显回落

5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大幅下滑。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承认,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显着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风险隐患较多。

数据显示,4月份,供给还在继续增长,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还在继续回落,需求不足、供给过剩的矛盾未能缓解,还在继续加剧。

1-4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6026亿元,同比增长4.1%,消费性需求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其中1-2月份81307亿元,同比增长5.5%,3月份39020亿元,同比增长3.1%,4月份35699亿元,同比增长2.3%。

1-4月份,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元,同比下降28.3%,其中1-2月10566亿元,同比下降29.3%,3月10789亿元,下降32.2%,4月6712亿元,下降19.5%。

投资性需求,即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幅度大于各月房地产投资下降幅度。1-4月累计,房地产投资下降幅度比商品房销售下降幅度小19个百分点。

中国国内的消费需求、居民的投资性需求明显回落,在金融数据上也表现强烈。今年以来,居民存款、贷款意愿双降,居民部门持续收缩资产负债表,在4月份表现尤为突出。

在存款和贷款利率均多次下调之后,1-4月,住户部门新增贷款8283亿元,同比减少了64%。其中,4月份住户部门新增贷款为净减少5166亿元,比同期的净减少贷款金额2411亿元,扩大了114%。这是自2022年以来,第三个4月份住户贷款净减少。并且减少额度逐年放大,2022年4月减少2170亿元,2023年4月减少2411亿元。

中国财经分析人士在网络发文认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潮,实行持久发展,不能投机取巧,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是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致力于改革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来修复需求,改善需求,刺激需求。通过改善需求来消化过剩的供给,通过需求信号来引导投资和供给,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原因在于:第一、不改善需求,无法激活房地产市场。第二、利用公共资源补贴开发商,有损公共资金的使用原则,破坏社会公平原则。第三、在目前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和居民债务负担的环境下,房地产不可能重新振奋起来,展开一段上升周期。第四、最终决定消费需求和房地产需求的,还是居民的收入和债务收入率。

中国年轻人争当“穷鬼”

中国大陆的一个流行现象:年轻人青睐的“穷鬼交易”(poor man's deal)越来越流行,最近中国社交媒体上甚至出现许多“穷鬼指南”。这股风潮也从最初的西式快餐连锁店扩展到其它餐饮店,甚至包括被称为“中产阶级超市”的山姆会员店。

中国网络术语“穷鬼套餐”可以追溯到麦当劳推出13.9元(人民币,下同)“随心所欲1+1”的套餐。从麦当劳到新荣记,其它西式速食连锁店随后也加入了潮流,推出了多款促销套餐。

每周快餐折扣不重复的秘诀甚至在网络上疯传:“周一在麦当劳免费享用麦乐鸡,周二在Tastien享受‘买一送一’优惠,周三在Dominos享受30%的折扣,周四在肯德基享受‘疯狂周四’优惠,周五在汉堡王享受半价优惠平日预订优惠。”

风潮也从西式速食连锁店迅速蔓延到中餐、早餐店和便利店。例如9.9元的必胜客早餐、9.9元的早餐套餐,以及7-11、罗森、全家等便利商店提供的6元早餐餐点。

其中,北京快餐品牌南城香的“3元自助早餐”被网友称为“北漂必备”。自从推出了该套餐以来,各分店早餐时段的每日销售额猛增。饮料品牌瑞幸推出“9.9元咖啡券”后,饮料销量也激增。

除了餐厅、小吃店,被誉为“中产阶级超市”的山姆会员店近期也采取了“降价”策略。今年3月份,山姆会员店在网上发布了一份长期降价清单,表示该店已对自有品牌Member's Mark下的部分产品进行长期降价。商品包括鸡蛋、鲜奶、洗衣液等热门商品,降价幅度为2元至20元不等。在本轮降价之前,中国社群媒体平台上已经热传“山姆会员店穷人三件套”购物清单。

中国大陆媒体也发现,这届年轻人“抠门”的方式有很多。 

有网友发现,“现在年轻人不换手机换手机壳”,他们还爱指点型逛街(只逛不买)。而在快餐店,时不时就有背着电脑的打工人冲着柜台喊来一个“穷鬼套餐”(商家推出优惠力度最大的套餐)。 

他们也大方承认自己“抠门”。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有个热议话题是“如何用一块钱吃撑一天”?网友们比着赛地晒自己的“省钱大法”。有人一把绿豆分成三份,早上绿豆饭、中午绿豆汤、晚上绿豆雪糕,还有大馒头就水吃一天……

去年,年轻人的抠门便带火了一些生意,比如千亿市场的临期食品和运动品牌迪卡侬。到了今年,这股风气有增无减,不少人直接称自己在“报复性”省钱,要做“穷凶极恶”的攒钱人。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