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烨的《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审查与被审查 寒蝉效应中的悲鸣(组图)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导演娄烨说“反电影”(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看中国2024年5月18日讯】戛纳电影节的特别放映单元2024年5月16日放映了被定义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娄烨的《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反电影”与撕裂记忆,说新冠病毒与封城的那些事儿,挑动了舆论的神经,娄烨是“中国最伟大的导演”还是有反骨的“沙壁导演”正在自我审查中掐架。
导演娄烨的这部电影被认为是一部“纪录片电影”,既然“提名为L'Œil d'or最佳纪录片”,那么,用电影来评论就可能失之千里。重要的是,影片跻身世界三大电影节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的敏感内容则令人嘘唏。
疫情电影《一部未完成的电影》(纪录片)被认为是伤痕电影(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影片大致的内容,背景是武汉肺炎汹涌而至那会儿,一个剧组“拍摄一部停拍了十年的电影”,是否有所影射可以联系娄烨的经历。因为时间点的安排有些凑巧。确切的说是武汉封城1月23日,但影片是在此前的“疫情的谣言开始流传”中告诉人们有真相。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中国人都经历的“震荡”,“所有留在片场的人都被关在酒店房间里”,“剧组人员则在手机上持续关注着新闻”;“所有的通信交流都局限在手机屏幕上”,也就是说“他们”说什么你就只能听什么,直到政府宣布“全国范围内实施封锁”。
关键在于,撕裂记忆的目的达到了,所有这场记忆中,中共的野蛮封城上演的对人性的毁谤,对尊严的践踏,对道德的抓扯,对人格的侵犯,对人权的杀戮,是需要个人记忆在挑动之后才能了悟与苏醒的。而导演将开启痛苦记忆的钥匙交给了观众,每个人可以透过不同的自己心灵之门的钥匙,打开记忆的仓廪,而钥匙就是野蛮封控中的元素与关键词铸造的:隔离、口罩、方舱舞、健康码、李医生等等等。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影片“我没有拿给谁谁谁审查”。在没有斧锤镰刀与过滤网的架构的创作中,展示原生态的“正确记忆”,而翻看记忆的目的是让人们可以找出制造惨烈记忆的刽子手。
导演娄烨曾经说过审查不过,显示《一部未完成的电影》也是审查未过的影片,在国内难以播出(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封控带来的人性失控,情感失控,理智失控,在“重要事件节点的短视频”中,以及透过“越来越多的分屏以及手机竖屏画面”真实展现,犹如“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要的就是超艺术的真实。
影片中,偶然与新冠病毒吹哨人李文亮同性的李医生,这是唤醒记忆的一部分,虽然很多人会联想不到:中共病毒(又称新冠状病毒,COVID-19)带来的灾难,被当局惊慌失措的封控遮掩着,打着保护幌子的戕害让许多人失去生命后被永远噤声。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评论火爆(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所以,虽然“在欧洲的中国观众”能够一睹曾经的过去,也许他们很多人并未经历这场惨痛。实际上,影片也并未展示更多被当局封杀的镜头,但他们就已经喊出了“娄烨,你是中国最伟大的导演!”“娄烨牛逼”的话,这些叫喊的画外音,相信都能听懂。
在某媒体专访娄烨的报导中引述了娄烨的说法,“这是一个不得已而做的事情,我们生活中已经有这些东西很长时间了”。不过,娄烨所言“电影没有找到非常好的语言去呈现它”,暗示的还是审查之类的问题。“这些事情是有些反电影的,不符合规则的,但是它是生活当中存在的”。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评论占上风的还是正面评论(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含沙身影就对了,也只能这样。
至于导演本意是“当时的那个状况保留在影片里面”,就是还原历史真相,究竟的目的还是明确的。而还原方式最好的就是现场的拍摄——手机记录。虽然导演不可能将更多的镜头收纳进来,没有像他在诸如《浮城谜事》那样的电影中展示活生生的暴力。这才有了导演“掩人耳目”的说法,只是在影片中保留了“很傻的事情,很愚蠢的事情,很高兴的事情还有非常悲伤的事情”。
于是,人们会发现,这部伤痛纪录片是没有通过国内审查的,在国内放映的机率几乎为零。
从微博评论看,更多的人希望透过伤疤记住当局的疯狂作为(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一个有影响力的报纸评论称,影片“有力地谴责了国家对个人生活做出的过度干预,也给民众表现出来的坚韧性送上了一曲赞歌”。
而有网友一张截图中显示,在64届柏林电影节的海报背景下,娄烨接受采访时说: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在国内过审,他在法国有固定投资人,他不在意国内票房,欧洲才是他的市场。
虽然这话难以核实,但娄烨从第三部剧情片《苏州河》开始,就上演着国内未过审就参加国外影展的戏中之戏。此后不断被中共当局处罚以及禁止拍片,其中,有大学生的主角们参与1989年北京六四天安门事件(屠城)剧情的《颐和园》,在获选为第59届戛纳电影节正式竞赛片之后,娄烨遭到五年禁止拍片的处罚。这也才有了《一部未完成的电影》是继《颐和园》之后最好的电影的评论。
观众高喊娄烨“最伟大”(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这也才有了娄烨拥有26.4万粉丝的微博停留在2022年3月的的“不正常”。
中共当局在封城中造成的伤害,也撕开了其黑帮独裁的面纱,从白纸运动到四通桥事件(彭立发至今被关押),乃至于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5月16日对获释但却下落不明的公民记者张展女士的关心,表示“严重关切对她的任意拘押和当局对她的虐待”,都是那段记忆中的真实。他们对暴力的反抗,在终结动态清零中不可小觑。这也使得中共已经完全避讳民众拿清零下中共恶行说事,有关动态清零中的故事音像更是被严密看管、封杀、下架。2022年4月,一部记录上海疫情的短视频《四月之声》的遭遇就是如此。
不过,大墙之内,中共党媒也有所报导娄烨有新作《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在嘎纳,甚至没有说大概内容,微博上仍然不乏诋毁自己的记忆的人。希望当局警觉反骨的出现。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一大堆评论,挑开了惨痛的记忆伤口(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当然,要从什么“世态炎凉”、人生百态、悲欢离合来论事,却完全糊弄人忘却邪恶政府导演的悲剧实质。
不得不说,铺天盖地“对娄烨新片的攻击”者,都是三年疫情中生活愉快的那种人,以及“大白”,因为他们曾经在欺负人的快感中享受着,在甘愿被奴役中奴役他人中毁灭了自己。
但有记忆的人,还是并没有将这部影片看作是“贩卖伤痛”。他们希望真心感谢娄烨的反骨行动,恐怕还希望更多的反骨来撬开麻木者的觉醒的命门。
被隔离的人们都记得一部未完成的电影所记述的故事(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回溯在嘎纳,《一部未完成的电影》的后半程,影院各处都传来啜泣,后排的观众说,每个人都在哭自己——这是事实。
更多的事实是,国内无论看到或没有看到这部影片的人,在谈论,但这场讨论却困于“自我审查”的氛围,“小心翼翼,生怕被截图、举报、戴帽”——朋友圈就是如此。
《一部未完成的电影》引发的讨论中可见寒蝉效应中的悲鸣(图片来源:王立军)
自我审查是一种被强加的“完全意识”。封控早已解封,但自我审查的封控机制却牢不可破。正如网友所言:
审查的颤栗,不是有一个长牙舞爪的人站在你面前,而是一股无形巨大的力量,把每个人都变成了潜在的审查员、举报员。
好在总会有智者用智慧拨动中国人的心弦,希望中国人不要再相信这个只会给中国人带来惨烈记忆的独裁政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