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尽道德深处 即在至上境界(图)


天地之间没有什么东西和道德乖隔不通。(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淮南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收集史料、文献集体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本篇为读者介绍《淮南子》中《泰族》篇的部分内容。该篇指出,穷尽道德的深邃妙旨,就能让自己的思想境界上至无上顶点,天地之间没有什么东西和其乖隔不通。

【原文】夫观六艺之广崇,穷道德之渊深,达乎无上,至乎无下,运乎无极,翔乎无形,广于四海,崇于太山,富于江河,旷然而通,昭然而明,天地之间,无所系戾,其所以监观,岂不大哉!

[大意]观察研究六艺的广博高深,穷尽道德的深邃妙旨,就能让自己的思想境界上至无上顶点,下至无底的界限,远达无际的极限,翱翔在无形之中,所到之处比四海还要宽广,比泰山还要崇高,比江河更丰富,空旷无限而畅通无阻,明明白白而十分清楚,天地之间没有什么东西和其乖隔不通的,怀着这样的胸襟眼界来看世界,难道不是很大吗!

人之所以能生存,是依赖于衣和食。现在把一个人拘禁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即使用美味佳肴来供养他,用华美的衣服给他穿,他也不可能快乐,因为他眼睛看不到任何东西,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寂寞无聊。

如果在黑暗的房间里凿个小洞,能让他看见外面下雨的雨点滴落,他都会开心地笑起来,更何况敞开房门打开窗户,让他能看到光明呢!从原本一片黑暗中看到外界的光明世界都喜不自胜,更何况让他从黑暗的房间里走出来到敞亮的厅堂上,看到日月的光辉呢!见到日月的光辉都心情开朗快乐,更何况登上泰山,眺望八方极远的地方,仰望犹如车盖的天穹,俯视犹如彩带的江河,万物尽收眼底。这样得到的快乐难道不是更大吗!

聋子长着耳朵却不能听见声响,盲人生有眼睛却看不到物形。语言,是用来向别人传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听闻,是让自己了解他人思想情感的。哑巴不能说话,聋子听不见声响,又哑又聋,就无法和人们交流沟通,就不能知道做人的规矩和道理。所以患有聋哑病的人,即使是倾家荡产出钱求医也在所不惜。

难道只有体现在身体上的聋哑者吗?实际上人的心志思想上也有聋哑的表现。手指痉挛弯曲,没有人不想将它弄直的。可是当人的心志思想上有堵塞、聋哑,却没有人设法将其打通。这是不知道事情轻重次序的表现。

观察研究六艺的广博高深,穷尽道德的深邃妙旨,就能让自己的思想境界上至无上顶点,下至无底的界限,远达无际的极限,翱翔在无形之中,所到之处比四海还要宽广,比泰山还要崇高,比江河更丰富,空旷无限而畅通无阻,明明白白而十分清楚,天地之间没有什么东西和其乖隔不通的,怀着这样的胸襟眼界来看世界,难道不是很大吗!

(待续)

本文留言

作者秦山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