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故事】当政治评论 变成宗教信仰 

以前当区议员时,曾与同事打趣道,指正在屋邨树荫下纳凉的爱国大叔,如想令他转变立场,不论我们如何向他说教民主自由,不论我们如何向他论证政府的荒唐施政,都不及特首向他讲句粗口,来得奏效。无他,在他们的世界中,分辩是非,就如此简单粗暴直接。因此,不论政权如何邪恶,都要保持道貌岸然,以欺瞒支持他们的愚昧大众。

我们阵营中,智商光谱同样很阔,有相当多的一部份人,分辩是非的标准,同样如此简单粗暴直接。由于头脑简单,警戒心低,别人也很易在他们身上捞取好处。因此,他们也是向政论平台献金的主体人群。反之,就如笔者这般好挑剔,常抱怀疑态度的人,就很难在我们身上搜刮利益。

最近,某位意见领袖卷入侵权纠纷,引来不少行家抨击。从现有证据看来,是非判然,及早道歉,及早止蚀。甚者有人打赌,认为涉事意见领袖很快就会道歉,笔者不敢认同。做错事,然后道歉,能否获得原谅?是否能够获得敢于承担的美名?这取决他做错什么事。政客贪污,教师侵犯学生,纵是道歉,也无补于事,这直接摧毁他们的道德立足点,极可能是一生污名。

如是者,言必及公义的意见领袖,如果侵掠德高望重长者的权益,令人含憾而终,同样也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错。这犹如声称拥有法力的大师,突然向信众表示,这只是掩眼法罢了。就算意见领袖认了错,不见得抨击他的人会谅解他,以前支持他的人,就肯定至少流失一部份,课金也会受到影响。而重新建立信誉,将是艰苦而漫长。因此,当还可以含糊其辞时,当还没完全众叛亲离前,最佳选择就是淡化事件,只要流量及课金仍能保持,就不会轻举妄动。

同样,早前有位著名时事评论员,收取广告费用,协助推广加密货币平台,最终出事。而声称总会勇于认错的他,从未就此认错及道歉,甚至砌词狡辩。何以至此?同样道理,就此事认错,同样也会摧毁他的道德立足点。因此淡化事件,也是最佳选择。

每位不肯认错的意见领袖背后,总有一群愚昧的大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许锐宇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