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失 香港气数已尽迟早玩完(图)


香港 中环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5月3日讯】日前,有署名单伟建的人在报章发表长文,标题为“香港的魅力”。此人列举一些数字,企图证明“他的朋友”罗奇不久前断言的“香港玩完”观点是错的。

他的依据是:离开香港的美国人又都回来了,香港人移民英国表面上有15.76万人,实际只占拥有英国国民(海外)身份的540万人的不到3%。香港有国安法,英国也有国安法。香港股市下跌,但股市不能预判经济,香港经历股灾,每次都“最终反弹”。内地经济退潮,但香港经济与内地的关联远小于与美国的关联。

单伟建认为香港有“如此的魅力”,是有得天独厚的体制特点,开放、自由、司法独立、资本自由进出、货币自由兑换、税率低、允许多重国籍、中英都是官方语言,既是华人社会也是国际社会,还有安全、交通便利等等。这么优越的条件,为何搞到香港政府要以搞夜市来提振经济?

罗奇是前摩根史丹利首席经济学家,长期是中国概念“大好友”,前不久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标题为“我沉痛地说,香港已经玩完”。这个号称经济学家的单伟建,“唔抵得”罗奇此一说法,因此挖空心思罗列一堆理由来反驳他。

香港是不是玩完,在我看来,与所有这些数字与现象都无关。一个国家或地区,是祸是福都有自己的“命数”,香港气数已尽,迟早玩完,原因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失,从前拥有的发展机遇,一去不复返。

所谓天时,便是所处时代的主客观条件。香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起飞,那时中国远未开放,香港为英国殖民地,得天独厚,以自由法治与港人的国际视野开拓市场。七八十年代香港工厂代工收音机、录音带、电子表、相机等,纺织与制衣都成行成市,当时满街都是工厂招工广告。九十年代大陆改革开放,港商又到珠江三角洲投资设厂,前铺后厂,又趁势而兴。当时大陆落后闭塞,海运、贸易与金融都借重香港,香港更占了大便宜。

这个“天时”,现在早已一去不复返。近年大陆经济改观,独自与各国做生意,深圳、宁波、上海港口吞吐量都在赶上或超过香港,香港航运、贸易与金融不可避免遭遇重击。

香港从前的地利,是与大陆一河之隔,来往方便,“前店后厂”模式,与大陆厂商配合默契。九七后香港仍占有一国两制之优势,补大陆行事不便之不足,仍有变通的空间。但反送中国安法后,香港原有的体制优势逐渐削弱,大陆与西方交恶,产业链外移,香港原有的优势变成劣势。香港局处一隅,一脚踏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香港的地利之便逐渐丧失。

至于人和,不提便罢,一提更心堵。习近平上台后与西方先进国家全面交恶,今日已势成水火。美国与盟友对中共实施全面围堵,高科技坚壁清野,外交上围追堵截。中共与人为敌,香港也被中共拖累,李家超、张举能等香港权贵被美国制裁,李家超倒也罢了,张举能被制裁,证明美国对香港法治“冇眼睇”。香港在国际上原有的独立关税地位备受质疑,连香港驻美代表处所在街道,都即将改名为黎智英道,摆明美国人“明剃香港眼眉”。

香港被西方民主国家排挤,香港原本拥有的“人和”日日折损,跨国公司总部纷纷搬到新加坡,中区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明显升高,外国银行高管执包袱走人,外国人来香港,都会被提醒安全有疑虑。

外部如此,香港中产家庭纷纷弃港,即使只去了英国16万人,但如加上美加澳台等其他国家,那离开香港这个伤心地的知识精英,就绝不在少数。这些走的人都是各行业翘楚,是建构香港经济活力的中流砥柱。他们拥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的国际视野与人脉,都是无法取代的,这几十万精英留下的职位空缺难以填补。

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沦落各有前因,能不能保持优势,端看天时地利人和之配合。香港天时地利人和皆失,最根本的原因,是习近平的倒行逆施,国进民退,放弃市场经济国策,走回计划经济老路。自国安法和二十三条后,香港处境更每况愈下,“赶客”唯恐不及。个别数字有起落,具体行业有升降,但总的大势却不可逆转。

香港气数已尽,今日之低,必然是明日之高,低处未算低,唯有一路沉沦下去。这不是罗奇说了算,更不是单伟建说了算,是香港本身的内在外在条件说了算。罗奇是高人,有先见之明,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不但有智慧,更有常人难及的胆识。

谁面对窘境,谁路路通?谁孤家寡人,谁盟友遍天下?谁凭实力说话,谁以大话代替实力?无需专家,人人有眼睇。单伟建唱好香港,只是为取悦中共和李家超而已。
(文章由作者授权转载自颜纯钩facebook脸书专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颜纯钩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