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将至 注意5习俗3禁忌(图)


“立夏”位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图片来源:Pexels)

大家是否感觉到天气日渐炎热呢?原来是春季将要结束,夏季第一个节气、位列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即将于5月5日到来。立夏不只标志着夏季的降临,亦提醒着我们该注意相关禁忌与习俗了。今天不妨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说来,“立夏”多在5月5日或6日之间到来,届时太阳经过黄经45度。古人将立夏这天称为“春尽日”,这时表示春季结束了,夏季要开始了。立夏过后,日照则会逐渐增加,温度亦明显增加,降雨也会增量。由于立夏过后的气温与降雨均会变多,因此可多多注意气象报导,以免哪天忘记带雨伞。

古人将立夏三候分成:“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这三候的意思是指:这时可先听见田间蝼蛄的呜叫声;大地上可见掘着泥土的蚯蚓;王瓜的蔓藤开始攀爬、生长。古有云:“立夏之日,蝼蝈不鸣,水潦漫。”则是指立夏日一到,如果没有听见青蛙鸣叫,则代表这个夏季将会多雨。

立夏习俗

一、立夏节

上述有提及“立夏节”,古人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因为届时万物会在温暖日子中逐渐成长,而在春季播种,要等夏季收成的农作物则已来到生长后期,故民间存在“立夏看夏”之说。

根据史书记载,天子会率领臣子们来举行迎夏仪式。仪式包括天子会下令,命令主要负责管理山林田野的官员巡行,并勉励竭尽心力埋首于农事中的农人们;天子会在农官献上新麦时,前往宗庙举行品尝新麦的仪式。

二、吃鸡蛋

立夏期间,许多人会因为天气炎热而出现身子虚弱、胃口不佳的状况。民间流传“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这一俗话,表示人们在吃过鸡蛋之后,就不会畏惧夏天的炙热了,而鸡蛋同时拥有圆润、美好之意,因此立夏日到来时,不妨吃一粒鸡蛋吧!

此外,立夏时,还可以享用一些凉性、温性的水果,例如苹果、柠檬、葡萄、樱桃等等。

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五月除了有母亲节,还有“立夏补老父”的民间习俗。这习俗是指出嫁的女儿会携带面线、猪脚等美食回娘家,此举代表祝福父母能够长命百岁、健康无恙。

四、立夏补父亲

立夏流传“立夏补老爸,谷雨补老母”这一俗语。话说民间盛行在立夏到来这一日准备丰盛食物或礼物来犒赏父亲,感谢他的辛劳付出。不过,这一传统习俗渐渐被8月8日的父亲节给取代了。然而,台湾部分地区仍维持这依习俗,像宜兰礁溪与南投等地区的人会在立夏日煮面条,藉着长面条来祝福、感谢父亲,期望他能长寿安泰。

五、测量体重

古人相传在立夏日“秤体重”,能防止病痛缠身,同时不会出现消瘦、虚弱的状态。

立夏禁忌

一、切勿坐在门槛上、切勿在正门口穿鞋

民间相传立夏乃是门神的诞辰,因此立夏日切勿一屁股坐在门槛上,以免阻挡了门神出入。如若违反禁忌,挡住了门神,恐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据悉,立夏日在正门口穿鞋子,恐会惹怒门神。因此,这天穿鞋子时,避开正门口,走到旁边去穿鞋子最为稳当。

二、切勿吃得太补

立夏不宜吃得过饱,理应给胃留下一些空间。此外,太补、太燥热的食物也不可以吃,以免上火引发身体不适。这时应该要多吃一些凉性食物,例如:青草茶、绿豆汤、小黄瓜、苦瓜等。

三、切勿太过暴躁、冲动

立夏期间天气炎热,恐容易引发情绪上的躁动,进而易跟人结怨。 

总而言之,大家在立夏日尽量避免跟他人争执、吵架,尽量说话不要太过直接,以免在情绪不稳期间跟他人产生不好的过节,同时亦不可冲动投资,避免投资失利。

本文留言

作者清浅整理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