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图)
吴敬梓《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写实描绘了各种人士对功名富贵的追求,还嘲讽官员治理的腐败。(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清代吴敬梓创作了一篇著名的、共有五十六回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受人称赞。《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年间,现以抄本传世,初刻时间为嘉庆八年(1803年)。

《儒林外史》以写实主义描绘了各种人士对“功名富贵”的表现,并揭示人性遭到腐蚀的原因与历程,进而深刻批判、嘲讽了当时官员治理的腐败情况、科举的弊端等多方面。除了批评,吴敬梓不忘热烈歌颂凭借自己的方式坚定的守护人性的少数角色,并借此寄讬己身理想。

吴敬梓在描摹人物的性格甚是细腻、深刻,特别是在采取高超讽刺手法,致使《儒林外史》进一步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大作。

有读者就对吴敬梓生动的刻划严监生的最后时光,印象深刻: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着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该读者阅读至此,不由萌生感叹:“人生至死也很难改变固有的观念,宁肯带进棺木,也很不愿放弃自己的追求和向往。”

另有读者表示,《红楼梦》让人看到的大观园,是一张富贵温柔乡情网,而在《儒林外史》看到的,则是一张由名利建构的情网,扭曲着人们的精神和灵魂;即使读者不是那些书中角色,可但人类的精神状态却跟书中人物无疑。“为情痴,或为情迷;或为名忧喜,或为利益癫狂。”

总而言之,《儒林外史》的问世,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小说史,并奠定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之基础,后来以《儒林外史》为发端的诸多谴责小说相继登场,其中包括了清代作家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代作家曾朴《孽海花》、晚清报人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等等。读者若有兴趣,不妨抽空阅读,好多了解中国古典小说。

本文留言

作者初新整理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