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借体还阳,前后判若二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夜雨秋灯续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西越(广西柳江以东一带)有一位程姓富翁,直到四十岁时才得一子,名程苏,乳名九郎。程翁将他视如珍宝,十分宠溺。但他常年为了生意四处奔波,无暇督促儿子读书,只好请教书先生教他。
有一年,程翁来到苏州做生意时,见到有一户人家父子二人相继去世,却无钱安葬,遗体依然停放家中。他心生怜悯,马上取出三百两银子相助。这家人向他叩首谢恩,并询问其姓名,他只是笑了笑就告辞了。
次年,程翁回到家中,准备好好督促九郎读书。这年九郎七岁了,天生容貌俊美,可惜秉性愚钝。
其实,早在三年前,程翁就备办厚礼,聘请了一位博学的老先生到家里教授九郎,待遇优渥。老先生感激程家的礼遇之恩,所以教得特别用心,只是九郎实在笨拙,怎么教也不开窍。
有一天,程翁到书房殷切地询问九郎的学业进展,老先生愤怒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壁上,曰:
挟三年之志而来,望凤子飞腾云表;
糊一月之差而去,放鹦哥逃出笼中。
博学的老先生受不了这么笨拙的孩子,整理好行囊就离开了。程家只好另聘老师,但谁也没办法教好这孩子。程翁无计可施,只得找些时间亲自教导。
一天夜里,程翁陪九郎一起读书。不料程翁才稍微呵斥了几句,再一回头看儿子,他竟已昏昏睡去。
程翁见状,气就不打一处来,愤怒地骂道:“有这么一个像猪狗一样蠢笨的儿子,还不如没有!”说着拿起杖棍痛打九郎,九郎放声大哭,最后被打得奄奄一息,倒在地上,程翁拂袖而去。
次日,程妻赶去书房,见九郎靠在桌子上,满脸愁容,正抚摸着伤处。见到母亲,竟好像不认识一样。程妻心疼孩子,心想他可能被父亲打得恍惚了,便安慰他,带他回房休息。
接下来,九郎的行为令众人深感诧异。他似乎对周围的情况很陌生,好像谁也不认识。程翁此时后悔不已,认为是自己把儿子打坏了。
过了几天,程翁到书房去看九郎,只见他趴在桌上写楷书,字迹意外地端正漂亮。考他背诵,他没读过的书竟也能倒背如流,只字不差,令程翁喜出望外。
当时年仅七岁的九郎,和那些博学之士辩论历朝历代成败得失,居然没人能说过他。无论写诗还是作文,当时都没人能与他相比。众人都称赞他是天才。
从此以后,当地的文人学士都争着结交程翁,大户富商都争着要把女儿嫁给九郎,程翁只好婉言谢绝。
九郎被打后,豁然开窍了,前后判若二人。程翁曾好奇地问他,为何学业突飞猛进?但九郎总是回答“不知道”。
二十一岁时,九郎中了举人,次年中了进士。他走马游街,衣锦荣归,一时风光无限。程翁高兴得手舞足蹈,喜极而泣。不久,九郎娶了望族叶家之女为妻,生下了两个聪颖的儿子。
九郎三十岁时,准备到安徽赴任时,却忽然病倒了,危在旦夕。他向父母诀别,并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原来,九郎的魂魄在那次打骂中已离体,投胎转世为别人家的女儿了;而九郎的身体,则被当年程翁捐助的已去世的老人,苏州的老儒生郭子瞻取代了。
郭家因家境贫寒,老儒生和儿子去世后,儿媳无钱筹办葬礼,幸得程翁相助三百两银子,儿媳不必改嫁,保住了名节,亡者也得以安然入土。老儒生感念程翁的恩德,于是飘荡在天地之间,找机会报恩。
先前愚笨的九郎,命中注定七岁将死去,重新投生。他离世后,老儒生藉着九郎的肉身还阳,既为报恩,又弥补了前世未能应试得志的遗憾,在今世扬眉吐气。先前他不能道出实情,而如今程翁已经有了聪慧的孙子可以继承家业,他也可以安心离开了。
程翁想多留他一些时日,老儒生说,他已经奉上帝之命,要去当社神了。如今仪使队就正在门口候着,不能久留。说罢,老儒生向程翁夫妇叩首道别,遂即瞑目。程翁夫妻放声恸哭,为九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九郎去世后,妻子守节不嫁,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程翁夫妇八十大寿时,看到两个孙子,一个成了秀才,一个中了举人,心中深感欣慰。
据说,关于九郎程苏的事迹,在《程氏家乘》中还可以找到。没想到程翁昔日无意中的一个善举,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局,果真是善有善报啊!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