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在深夜打更?(组图)
古代深夜为什么要打更,不会打扰到人睡觉吗?(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一个场面:一位打更人敲着锣,嘴里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在夜晚的街道上来回穿梭。古代深夜为什么要打更,不会打扰到人睡觉吗?
更夫是早期的“公务员”
更夫的诞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但那时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职业,直到汉朝才在民间流传开来。一般情况下,更夫都是由两个人一组,既能壮胆,又能互相监督,一个人拿着梆,一个人拿着锣,两个人配合边走边敲。
因他们都是被当地官府聘用的,所以更夫也算是早期的“公务员”,而因为要在夜晚工作,所以更夫通常都是身强体壮的年轻男性担任。
他们一个晚上会敲五次锣,每次间隔一个时辰,和现在的计时方式不同,古人采用的是12时辰的计时制度。所以一个时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两小时,更夫一般是在太阳落山后就开始的工作,晚上七点开始第一更。
对于现代人来说,晚上七点可能刚开始吃晚饭,但是对于古人来说,天黑即眠。古人每天吃完晚饭就是睡觉时间,而更夫此时洪亮的声音传来便是提醒他们该睡觉了。
但是,更夫的作用可不限于报时,他们在每一更都起著有很大的作用。
更夫是古代的“公务员”。(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更夫在五更中的五个作用
第一更:小心火烛
对于百姓们来说,火灾可不是闹着玩的,而第一更通常是在百姓们吃完晚饭后开始的,这个时候灶台上的火和灯火都是要熄灭的。
所以,更夫的敲锣声便格外重要了,所以这第一更便是提醒人们要注意熄灭灶火和烛火。劳累一天的百姓们当听到打更声传来,便知道该去检查灶火了。
在古代发生火灾可不是小事情,因为古代的房子一般都是木房或草房,一旦着火,便会牵连一大片。
第二更:该睡觉了
第二更是在晚上九点敲响的,这个时候,很多百姓差不多已经进入了梦乡,但是和现在一样,古代也有“夜猫子”。
有的人在深夜还依然在“工作”,这些人大部分是家庭中的母亲、妻子,她们白天操持家务,洗衣做饭,伺候一家人的生活。晚上,她们又找出丈夫或儿子因白日干活而磨破的衣衫,就着昏暗的烛火缝补衣物,缝缝补补就到了二更天,当听到街道上传来打更声后,她们便会放下手里的活,准备上床睡觉。
更夫的第二次打更便是提醒人们得睡了,否则明天就没有精力劳作。
第三更:震慑盗贼
第三更响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此时夜深人静,人们大多都已沉睡,有些心怀鬼胎的人也开始了行动。
这时,更夫的锣声就是震慑人的一道防线,当看到有偷偷摸摸在街道上游走的人,更夫们也承担起了巡逻的重任。
第四更:进入黎明
第四更是在凌晨一点时敲响的,这时的夜晚已经过去了一半,此时是黎明时分,这个时候的气温最低。
更夫们敲着锣,嘴里喊着:“丑时四刻,天寒地冻”,提醒着人们注意气温,防止冻出风寒来。
第五更:任务完成
第五更响起的时候,天已开始蒙蒙亮了,此时的打更人嘴里喊着:“寅时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体”,以提醒百姓们打更的结束。
百姓们在听到五更声的时候,也知道要到该起床的时候了,很多都纷纷起床,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更夫在古代的重要性,更夫是古代的“公务员”,是在早上和晚上给大家报时间,还承担着巡逻的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