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法律适用香港 分析:后果很可怕(图)
图为香港西九龙裁判法院大楼。(摄影:庞大卫/看中国)
【看中国2024年1月30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综合报导)两项中港“互通”的法例在1月29日正式生效。新安排下,两地法院可以相互认可并强制执行对方在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判决。有分析担心这种安排会制造不公,因为大陆黑箱操作,别有用心人士可在大陆起诉,案件获得当地法院裁决后,再强制于香港执行,这将对香港司法系统,乃至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后果是很可怕的。
29日,《内地民商事判决(相互强制执行)条例》(第645章)(《条例》)和《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民商事安排》)两项法例正式生效。港府方面一面倒地夸奖该法例,认为新安排合乎法治,减少重复诉讼,是一个省时省钱的解决争议办法,更便利营商。政府重申,内地判决不会自动在香港生效,在港资产不会被内地直接充公。
有本港律师在节目中表示,香港和很多国家都有签订司法互认条款,比如澳洲、新加坡等。双方国家的法院都可以互相执行对方法院所作出的判决,无需要在当地重新审讯。例如,当地法院可以执行一些相关的追索、清盘、破产等。如果没有司法互认,案件则需在当地重新审理。
过往基于中港两地法律的巨大差异,只有某些牵扯商业的案件可以互相认证,在新安排下,刑事案件、家事案件、知识产权纠纷,甚至禁制令等等都可以跨境执行。
新安排的法院范围也有所扩大,基本上包括国内各层法院,从最高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至地区法院等,其判决都可以在香港执行。
有清盘人认为新法例为跨境清算提供便利。两地原告人都可以跨境互相追讨对方在大陆和香港的资产。
削弱香港法治 引发走资潮
不过,由于大陆素来黑箱操作,毫无公义、法治可言。有分析担心,别有用心的人士可在大陆起诉,案件获得当地法院裁决后,再强制于香港执行。大陆法律适用于香港适,无疑将进一步引爆走资潮。
有报导指,不少内地富豪过往一直将资产存放在香港。一名服务内地富豪的私人银行从业员向《日经亚洲评论》指,新例是加剧了香港法治的模糊性,“当局喜欢制造这种模糊性,给他们转弯的余地,这种模糊性足以吓死人”。另一名资产经理形容,新例将会令中国富豪将资产,从香港移往新加坡、瑞士等地。
有分析人士对《看中国》表示,当年引发反送中运动的《逃犯条例》就是将中国大陆的审判结果拿到香港强制执行,引发社会巨大反弹。他认为,今次的法例比当年的《逃犯条例》有过之而无不及。
分析人士续指,过往香港的司法体系有别于大陆,因此外资进驻大陆前,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就是因为一旦发生商业纠纷,可以凭借香港的普通法制度为他们寻求公义。如果香港和大陆法律接轨,法治被进一步削弱,外资无法获得保障,唯有将资产转移到新加坡等更加安全的国家和地区。未来香港经济只会更惨淡。
申请大陆判决在香港,步骤如下:
第一步:申请登记
申请人向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提出申请,并同时提交支持申请的誓章或誓词以及附有其他文件,包括:内地判决的经盖章文本;及由给予相关判决的内地法院所发出证明书,证明该判决属民商事判决并在内地生效。
第二步:登记令
如法庭信纳申请符合登记的规定,法庭可作出登记令,命令登记该判决或该判决的任何部分。
申请人须将登记通知书送达所有可能是答辩人的各方(即该内地判决可针对强制执行的各方)。通知书须列明的事项,包括有关登记令的所有详情,及可申请将登记作废的限期。
第三步:寻求作废申请(如答辩人提出相关申请)
登记通知书送达后14天内(除非法庭另有指明时限),答辩人可申请将登记作废。
作废理由的例子包括:
申请并不符合登记的规定(例如判决须在内地生效);
该内地判决的原本法律程序的被告人,没有按照内地法律被传召出庭;
该内地判决是以欺诈手段取得的;及该内地判决的原本法律程序并不符合司法管辖权的规定。
第四步:承认及强制执行
在作废申请限期届满后,或者如有作废申请而有关申请已遭驳回,该内地判决可获登记。
已登记的内地判决可在香港强制执行,犹如该判决是由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在登记当日原先作出的一样。
申请香港判决在大陆执行,步骤如下:
第一步:向相关香港法院申请
一般而言,申请人应以誓章向作出该判决的法院的司法常务官提交申请。以下情况除外:
如判决由竞争事务审裁处作出,申请须送交高等法院司法常务官。
如判决由土地审裁处、劳资审裁处或小额钱债审裁处作出,申请则须送交区域法院司法常务官。
第二步:相关香港法院发出香港判决的经核证文本及证明书
相关香港法院在向申请人发出有关判决的经核证文本时,亦须发出一份证明书证明该香港判决是民商事判决,并在香港生效。
第三步:向内地法院申请(如有意如此)
申请人可向内地法院申请在内地根据内地法律承认及强制执行香港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