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千古的金句(图)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孔子曾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经典记载于《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曾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至于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指:“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评注

对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解释,需要根据孔子讲话的背景和场合、所针对的问题综合分析,方能洞悉其要旨。前文中“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则是孔子阐述的大前提,所以这里的启发是用在对道、德和仁的提升过程中的启悟和引导,而非农圃技艺的传授。也需要学生主动的、自觉地向上探索和登攀才行。 

评析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当又请教孔子如何种蔬菜时,孔子又说:“我不如老菜农。”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把克己复礼当成毕生的追求。提升道德需要人们从现实的迷障和观念束缚中超越出来。因此,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使人领悟更高一层的道理,这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然而,在技艺学习中采用的方法,恰恰是灌输为主,科学知识的学习中也是如此。

这两者的根本的区别在于方向的不同。一种是探知无形的精神世界;另一种则是探索有形物质世界。前者的收获是道德水平和境界的提升,进而启悟人的神性的一面;后者的成果是现实和物质化的丰富,不断扩展人的欲求,放纵人的欲望。其实,精神层面本身也是微观的、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只是现有的科技手段还未能探测到而已。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只有道德的提升才能够为人类带来光明。

本文留言

作者王舍微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