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少女的出现 把法师们都考倒了(图)
妙龄少女的出现,把法师们都考倒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禅堂中一片寂静,只有守关的老禅师心中清楚,参加这次闭关的四十位法师,今天已到了最后一关——生死关。
这生死关亦称情欲关,情欲不断,生死难了。老禅师希望法师们今天能够不出意外,顺利过关。
这时,门外传来了阵阵争吵声,原来是禅堂外护关的师父与一名女子发生了争执。老禅师轻轻打开房门,想前去劝阻,不料那名女子突然一步闯进了禅堂。
随着门响,四十位闭关的法师几乎同时睁开了眼睛,他们被眼前这名女子惊呆了。
眼前站着的是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容貌俏丽、风姿迷人。她的目光扫遍每一位端坐的法师,并报以温柔的一笑。那摄人神魂的一颦一笑,足以让每一个见到她的人终生难忘。
这时,老禅师合掌问道:“请问女施主进我禅堂,不知有何贵干?”少女说:“阿弥陀佛!得知众位法师在此闭关,我特来供养每位法师僧鞋一双,请老禅师慈悲,满我心愿。”
老禅师说:“既然如此,请施主将僧鞋留下,待出关后老纳分发便是。”少女轻轻摇头,含笑答道:“我发愿亲自为每位法师穿上僧鞋,请禅师慈悲,满我心愿,也满了诸位法师的难言之愿。”
禅堂中的四十位法师一听少女要亲自为自己穿上僧鞋,无不怦然心动,个个面露欣喜之色。
老禅师叹息一声,合掌应道:“既是如此,施主请便。”
少女轻移莲步,依次为每一位法师躬身穿鞋。那姣美的容颜、柔软的双手、阿娜的身姿,使每个法师无不暗暗自慨:“能与此女相伴一日,死亦足矣!”
当少女为法师们穿好僧鞋,准备离开时,才发现禅堂的门已被锁死了。她转身问老禅师:“师父将小女子锁在禅堂内,不知何故?”
老禅师面沉似水,冷冷说道:“你今天还打算出去吗?”少女说:“是啊!僧鞋发完,心愿已了,我也该回家了。”
老禅师用坚定的语气说道:“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今天你搅扰了我禅堂内四十位法师的道心,还打算活着出去吗?”
少女惊慌地问道:“我是来布施僧鞋的,法师们见色动心,难道是我的错吗?快把门打开放我出去!”
老禅师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你今天种了一个恶因,如今在你面前只有两条路:第一,你将四十世轮回女身,分别嫁给这四十位因你而动心的法师。他们也将轮回在六道中,不论他们投生在哪一道,你都得随业而嫁。第二,你今天死在这里,断了这四十世轮回之因。”
少女惊恐地跪倒在地,含泪问道:“我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吗?”老禅师坚定地回答:“是的,两条路由你自己选。对修炼者而言,色戒是最重要的。”
少女用颤抖的手把身上的丝带取下,缓缓对老禅师说:“我会和这条丝带一起离去,用我这条小命来偿还这个大罪。我宁可把命留下,也不愿再轮回四十世女身。”
她说完后,手持丝绦慢慢地向门前走去,结束了美丽而短暂的生命。那曾经艳如花蕊的脸庞,如今已变得苍白冰冷。看着这一幕,法师们无不为之惋惜。
三天以后,少女的尸身开始散发出腐臭味,面颊也变了颜色。但老禅师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每天仍护守着禅堂内这四十位闭关的法师。
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女的尸身逐渐腐化,并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法师们已无法忍受了,想请老禅师把这具女尸移出去,并把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可老禅师仍像无事人一样,继续无言地守候在禅堂内。
几天后,女尸身上的腐肉已脱落,露出了骇人的白骨,上面爬满了蛆虫。四十位法师再也控制不住了,几乎是同时作呕起来。
这时,老禅师从蒲团上缓缓地站了起来,冷冷地说道:“大家想出禅堂吗?”四十人齐声答道:“想!”老禅师说:“谁能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出去。”说完回手一指身边的女尸,问道:“她是谁?”众人愣住了,哑口无言。
老禅师大声问:“告诉我,她是谁?是那个令你们神魂颠倒,想入非非的少女吗?”众人齐声答:“不是!”
老禅师继续问:“现在你们还打算和她厮守终生吗?”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不!”
老禅师再问:“这世上还有值得你们动心的女人吗?”众人斩钉截铁地答:“没有了!”
老禅师大手一挥道:“好,出关!”
女尸被盖上一张黄布,法师们把她带出去放在地上,但他们并没有离去,因为心中还有一个结:“她到底是谁?”
老禅师神情庄重地带领大家向那女尸顶礼三拜后,说道:“你们不是想要知道她究竟是谁吗?我走以后,你们自己看吧!”说完便转身走回自己的禅房。
这时,法师们缓缓地走上前去,慢慢地掀起女尸身上的黄布。霎那间,大家都惊呆了。这哪里是他们抬出来的腐烂女尸啊?原来竟是寺院里的一尊观世音菩萨圣像!
原来这一切都是菩萨演化而成的,目的是给四十位法师设一道情色关的考验。
大家恭敬地把菩萨像安顿好后,才想起应该问问老禅师是怎么知道的?但当大家跑到老禅师的禅房时,才发现他已经圆寂了。
所谓“万恶淫为首”,对修行者来说,最忌讳的就是色欲。修行者应六根清净、修心断欲,方能不被外邪侵扰,否则将毁了得来不易的道行,最终堕入六道轮回中,不能圆满。
另一方面,任何人若以其言行来扰乱修行者的道心,使他最终修不成,这个罪过是很大的,将生生世世受苦来偿还。正所谓“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