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习近平和李强发声无效 数据凸显外资离华决绝(图)

 2023-12-22 23:3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5

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显示,外资撤离中国的态度毅然决绝。
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显示,外资撤离中国的态度毅然决绝。(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3年12月2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经济下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强轮番发声招揽外资,但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今年前11个月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显示,外资撤离中国的态度毅然决绝。

中国前11个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降10%

中国今年前11个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0%,降幅进一步扩大。

中国商务部网站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078家,同比增长3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0.0%。

外商直接投资简称外资,是指外国企业为获得利益在本地(本文指的是在中国)所作的经济投资。

中国商务部从今年8月起不再公布以美元计算的实际使用外资数据。今年1至9月,中国全国吸收外资9199.7亿元,同比下滑8.4%;1至10月吸收外资9870.1亿元,同比下滑9.4%,显示近几个月中国所吸收外资金额的降幅持续扩大。

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941.7亿元,下降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7.6%、5.5%。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87.0亿元,下降15.9%。建筑业、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2.8%和9.1%。高技术产业引资3866.5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2%,较2022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从来源地看,英国、法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3.9%、93.2%、34.1%、23.3%、14.3%(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中国商务部变身“粉刷匠” 美化数据

有分析指出,外国投资者通过汇出在华经营利润、偿还公司贷款和出售资产等方式,从中国撤出资金多于投入资金,这反映外资对中国经济和政策制定前景的信心破灭。

中国官方的国际收支数据显示,中国首次出现季度外商直接投资(FDI)赤字。

根据中国国际收支初步数据,第三季度(7月至9月)期间“直接投资负债”(衡量外商直接投资的指标)为赤字118亿美元。这是中国外汇监管机构自1998年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首次出现季度性赤字。

台湾的云林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系暨研究所教授郑政秉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强调,中国商务部故意以人民币计算来美化数据。“中国公布第三季度外商投资纪录首次出现负数、118亿美元的赤字。用人民币计算是正的数值,实际外资投资是负的。”

习近平和李强轮番发声 再向外资抛橄榄枝

数年以来,外国企业抱怨在中国面临模糊和随意的监管环境。此前,欧美企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对投资前景造成冲击,在华外资企业信心降至多年来最低。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11月2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表示,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习近平说,中国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同时,习近平还强调要“加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引导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总理李强11月28日表示,中国反对保护主义,希望加强与所有国家的供应链伙伴关系。这一表态的背景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供应链依赖中国表达忧虑。

李强在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表示:“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更紧密的生产和工业供应链伙伴关系。”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保持稳定、持续深化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益;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受到阻碍、停滞不前时,世界各国就普遍受损,”李强在致辞中表示。

由官方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主办的本届供应链博览会也是北京当局希望抓住外商,让它们增加在中国投资的最新努力。中国曾经是外资的吸铁石,但是目前外资的增幅已经跌至历史新低。

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北京要武统台湾呼声日渐升高,造成的地缘政治紧张关系正在促使在中国运作的外商改变他们的策略与计划,降低他们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依赖。这些外企陆续开始增加对那些与美国关系良好的国家的投资,其中包括印度、墨西哥和越南。这一策略被称为“中国+1”。

外企在华经营要付出代价

习近平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书面演讲中,邀请企业来华投资,承诺将采取“暖心”的措施,“为外国工商界朋友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保障”。

在随后晚宴上,博通(Broadcom)首席执行官陈福阳(Hock Tan)花了4万美元与习近平同坐一桌。陈福阳有大事要争取--他正在等待北京批准一项规模达690亿美元的交易。

中国监管机构一直未批准博通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收购企业软件开发商VMware的交易,导致博通三次推迟交易完成日期,而该交易最初是在2022年5月宣布的。北京当局此前也曾阻挠过涉及美国公司的多项并购交易。英特尔(Intel)以50多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的计划因中国监管机构未放行而于8月份告吹。

这次晚宴的几天后,北京批准了博通的交易。北京还向万事达卡(Mastercard)开了该公司期待已久的绿灯,允许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支付处理商在中国发行“万事达”品牌的人民币银行卡。

据《华尔街日报》11月29日报道,一些观察人士认为北京的这些举措是向美国公司伸出的橄榄枝,眼下这些公司对在中国做生意愈发谨慎。此类举措也表明,在中美日益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中,企业可能如何被利用。

上海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Shanghai)会长郑艺(Eric Zheng)说,万事达卡和博通各自交易的获批,必须结合中美双边关系来看待。上海美国商会的会员企业认为美中关系不确定性是它们在华开展业务的最大顾虑。

郑艺认为,这些应该是标准的商业惯例,基于既定的法律法规,外国企业希望此类活动不要被政治化。

纽约智库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Conference Board)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经济困境持续之际,跨国公司CEO(首席执行官)们对中国的信心正在减弱。

一份对35名驻华外企CEO进行的调查显示,今年下半年,一项衡量他们对中国信心的指标从六个月前的72降至54。该数值若低于50,则表明作出负面回应的受访者人数超过作出积极回应的人数。这项调查在北京当局最近批准博通和万事达交易之前进行的,受访CEO大多来自美国和欧洲公司。

该智库还发现,40%的受访CEO预计资本投资将减少,几乎同样比例的CEO预计未来六个月将减少员工数量,而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仅为9%。

根据中国官方数据,在截至9月底的连续六个季度里,海外公司从中国撤出的总利润超过1,600亿美元。这种利润的异常持续外流,表明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据中国英国商会(British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12月1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在中国运营的英国企业在2023年的投资决策明显放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