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最重要的4大习俗(组图)
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图片来源:Pixabay)
2023年的冬至将于12月22日到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亦是一年中很重要的阴气消、阳气长的转捩点。简而言之,冬至日,代表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来临,且虽然天气寒冷,人们却因为即将迎来新春的日子而感到欢欣。今天一起来了解冬至的重要习俗吧!
从科学角度而言,冬至当天的太阳是直射南回归线,因此身处北半球的民众可以感受到冬至的白日短暂、黑夜漫长。古书说冬至有三种意思:“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大戴礼记·夏小正》则载说:“日冬至,阳气至”。
等到冬至过后,日照会渐渐往北移动,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这即是古人所谓的“冬至一阳生”。
面对冬至这一节气,古人总开心的表示欢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就如大诗人杜甫在咏冬至的七言律诗《小至》中所说的:“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强调每天的天时人事变化非常快,转眼间又到冬至了,等冬至过去后,白日逐渐增长,天气逐渐回暖,春季即将到来。没错!冬至虽冷,却也同时预告着春天就在不远处了。人间的共同喜事之一,自当包括了迎接暖春,而古人重要冬至的程度则如同过年一般。《后汉书》有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事,择吉辰而后省事。”为了庆祝冬至降临,汉代百官特地将冬至这天订定为“国定假日”,连后代的帝王也开始在冬至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平民百姓也选择在这时候祭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冬至重要的习俗有哪些吧!
吃汤圆/吃饺子
象征团圆的汤圆,已经成为冬至的必备食物之一。(图片来源:Pixabay)
大家应该很熟悉“吃了汤圆长一岁”这句俗谚。这话是指在被古人视为过年的冬至这一天里,如果吃下了汤圆就代表增添了一岁。从古至今,此习俗都持续流传着。根据《台湾人的岁时与节俗》表示,这是因为祭祀神明时会奉上煮好的、象征“食甜嘴甜”之意的甜汤圆。另一种说法指:冬至当天能够转运,而首要方式就是吃汤圆。因为汤圆象征着圆满、团圆,遂吃汤圆时,是为“取圆以达阳气”之吉祥意涵。也就是为了使阳气回复,以圆的象征迎接阳气。于是,每逢冬至将至,各商家无不尽力推销自家汤圆,希望能顺利招揽顾客,让他们在寒冷的冬至日里与家人共享热呼呼的汤圆。
如今提及象征团圆的汤圆,大家都已经认定它就是过冬至的必备食物之一,而汤圆其实还有多种别称,例如:汤团、团子、圆子、丸子、牢丸、牢九、粉角等等。汤圆的种类亦繁多,不只有甜咸之分,连内馅都各有特色。
此外,汤圆的颜色亦各具意义。根据民俗专家表示,代表金的红色汤圆,能够招来桃花与人缘;代表银的白色汤圆,能够招来财富、兴旺事业。因此,建议冬至这一天至少各吃一颗红汤圆与白汤圆,好让新的一年里能更加圆满顺利。
吃馄饨、饺子
北方的民众会在冬至时吃馄饨或饺子。据悉,南宋都城临安人盛行在冬至吃馄饨,最初是用来祭拜祖先,后来才逐渐转成为节俗。不过,为什么要吃馄饨呢?因为馄饨象征着阴阳交替、天地交运,且“馄饨”与“混沌”有谐音关系,而馄饨外型又是白色面皮包裹着一团馅料,正象征着天地浑沌景象。于是,民间传说冬至吃馄饨一俗,正是为了纪念中华始祖盘古在“混沌”中诞生一事。也就是说,冬至吃馄饨代表了祝贺初生、新生之意,亦被认为是有助于改运长智,代表“增长智慧、能有好运气”。
至于为什么要吃饺子呢?据说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如同讨人喜欢的金元宝,具有招财进宝、好运旺旺来之意。
贴汤圆
除了上述的吃汤圆,民间还曾流行将汤圆黏贴在门上这一习俗。根据《图解台湾民俗节日》所载,清代家家户户的孩童会将汤圆直接黏贴在器具、门窗、桌椅、床柜上,或是供奉在水井、家禽家畜居住的地方,这即是简便的“饷耗”仪式。此仪式是在向守护着我们的神祗(例如窗牖神、家俱神等等)传递感谢、犒赏辛劳之意,同时亦期望未来的一年里,自己一家人能获得福气,并再次得到神祗的护佑。
高拱干修纂的《台湾府志》中,也记载了“饷耗”这一习俗:“门扉器物,各黏一丸,谓之饷耗”。透过这一习俗,可见过去的民众对自己平日里所使用的器具怀藏着深厚的感情与谢意。
据悉,“饷耗”仪式过后,取下汤圆,并将之干燥过后,可以再给孩童食用,以示保佑生长。
坊间流传不同版本的消寒歌,各自呈现不同风情。(图片来源:Pexels)
数九
在民间文化中,流传“数九”这一习俗,根据《民俗庆典招财的妙用》表示,冬至的时候相当酷寒,天地万物正处于休息阶段,民众为了避寒也会暂时停下工作,留在家中享受休闲时光。由于在家无事,从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渐发展“数九”这一习俗。也就是每天都在数日子,且是以九为单位,等数满九个九,达到八十一日后,就代表寒冬要结束了,民众准备要迎接百花盛开的“春分”了。
其实,这种数日子来迎接春天的民俗游戏是从先秦时代就出现了,但当时是从冬至开始数四十六日,好迎接“立春”。看来,无论天数多少,期待温暖、和煦春季的到来可谓一代一代的共同希冀。
然而,人不愧为万物之灵,脑筋动得也快。人们认为,光是数九实在是太无趣了,不如来创作歌曲吧!于是,“九九消寒歌”就这么风光登场了。这首歌的歌词描述着气候变化,也提及了民众平日进行的休闲活动。但坊间流传的消寒歌因地不同,版本众多,在为大众的生活增添情趣之际,亦反映了各地风俗民情。其中,最广为人熟悉的就是下面这首消寒歌:
一九二九不舒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兵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可别以为只有歌曲,“九九消寒歌”流传到了明代,从士绅阶级又自数数发展出了“画九”、“写九”习俗,并开始了“九九消寒图”这一雅趣游戏。绘制这类图主要是在记录着数九后的天气,并占卜着隔年的农作物丰收状况,另具有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图”的诗句大多是九个字,且每笔字都只有九划,例如: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至于图画类的“消寒图”,则包括:绘制着盛开的八十一朵梅花的梅树,或是图文并茂的消寒图,搭配着押韵的“九九歌”。简而言之,从冬至这天开始,人们便在“消寒图”上增添一笔或画上一朵花,在此期间历经了小寒、大寒、立春、雨水等等节气,等到画上了八十一笔之后,图文也就完成了,这时候也就要进入受欢迎的春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