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图)
【看中国2023年11月15日讯】“低碳”、“绿色”是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的热词,也是各国能源结构的改革方向,随着煤炭、油气等石化燃料的占比下降,电在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及,由于不少媒体把电车说成是“新能源车”,很多人以为电力就是绿色能源。其实未必,并不是所有电力都来自绿色能源。
2022年,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及其他生物燃料等低碳能源在全球发电量中的占比仅为39%,煤炭等火力发电在全球发电量中占36%,其余25%左右是石油和天然气发电。
由于地理条件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能源结构也各不相同。以电力为例,不同发电模式在不同国家电力生产中的占比是不一样的。例如,中国对煤炭的依赖度较高,截至2022年,煤炭发电在中国电力生产中的占比高达61%;欧美对天然气的依赖度较高,天然气在美国电力生产中占比39%。
从发电原料的结构来看,绿色程度最高的是欧洲,由于核电的投入较大,欧洲低碳能源占比最高,为55%;其次是美国占40%,中国经过最近十年的努力,2022年低碳原料在发电量中的占比已经达到35%。
截至2022年,从可再生燃料发电量占比看,中国水电占比最高,为14.9%,其次为太阳能,占9.1%。欧洲生物燃料的占比较高,为14.6%,其次是太阳能,占11%。
总体而言,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加起来超过30%,高于美国,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剔除核电)。
低碳能源的占比不断上升是全球性的趋势
从全球的发电量原料占比变化来看,2010年以来,化石燃料的占比从67.21%降至60.94%,下降9.%,核电占比从12.83%降至9.15%,降幅为28.68%。而同期低碳能源的占比从19.96%上升至29.91%。
从动态趋势来看,最近20年,中国的石化燃料发电量快速增长,2002年,中国化石燃料发电量只有1337太千瓦时,到了2022年,化石燃料发电量高达5710太千瓦时,增长4.27倍。而同期欧美国家的化石燃料发电量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下降。2022年,美国的化石燃料发电量2558太千瓦时,欧洲的化石燃料发电量2016太千瓦时,欧美化石燃料的发电量全部加起来,低于中国一个国家的绝对值。
与此同时,中国的低碳发电量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2002年,中国低碳能源发电总量只有316太千瓦时,远低于欧洲的1991太千瓦时和美国的1116千瓦时。到了2022年,中国的低碳能源发电量达到3128太千瓦时,增长了近十倍,绝对值不仅超过欧洲(2644太千瓦时),同时也超过美国(1739太千瓦时),这跟中国的城镇化及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绿色能源的占比在不断上升,但煤炭依然是主角
从总体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目前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占比大约占17%,比2002年(8%)翻了一倍。同时发电原料中可再生能源占比从18.78%上升至30.76%(不含核电),化石燃料占比从2010年的79.44%降至64.6%。虽然绿色能源的占比在逐步上升,但煤炭仍然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半壁江山。
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和风力
在中国,绿色能源中增长最快的是风力发电,从2012年到2022年,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从0.6亿千瓦上升到7.6亿千瓦,累计增速1160%,风力发电量的占比从2.08%上升至9.06%;其次是太阳能,最近十年从0.07%上升至4.76%(从2018年开始,风电+太阳能的装机容量超过了水电)。中国光伏和风电安机量的大幅攀升也从另一个维度印证了这一点。与此同时,水电装机容量从2.5亿千瓦上升到4.1亿千瓦,累计增速64%。
水电、风电及太阳能对天气及大自然的依赖较高,不像用煤发电可以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因此,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占比继续提高仰仗于储能技术和储能设备的突破。
核心结论
1.并不是所有电力都来自绿色能源。2022年,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及其他生物燃料等低碳能源在全球发电量中的占比仅为39%,煤炭等火力发电在全球发电量中占36%,其余25%左右是石油和天然气发电。
2.由于地理条件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不同,不同国家的能源结构也各不相同。从发电原料的结构来看,由于核电的投入较大,欧洲低碳能源占比最高,为55%;其次是美国,低碳能源在发电量中占40%,中国的火电(煤炭)占61%,低碳原料的占比只有35%。
3.低碳能源的占比不断上升是全球性的趋势。从全球的发电量原料演变来看,2010年以来,低碳能源的占比从19.96%上升至29.91%,同期化石燃料的占比从67.21%降至60.94%,下降9%,核电占比从12.83%降至9.15%,降幅为28.68%。
4.太阳能和风力是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绿色能源。由于水电、风电及太阳能对天气及大自然的依赖较高,这些能源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占比继续提高仰仗于储能技术和储能设备的突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