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蒋中正日记座谈会 还原蒋公历史真相(图)
2023年11月12日“寻找自己的蒋中正”座谈会在台北经国七海文化园区隆重举行,照片是下半场开始前与谈学者的闲聊身影。
【看中国2023年11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彦霖台北采访报导)昨(12)日台北的经国七海文化园区隆重举行“寻找自己的蒋中正”座谈会,吸引台湾许多近代史、民国史的权威学者出席讨论,及学生或社会各界人士到场聆听,堪为史学界的历史盛事。除了为《蒋中正日记》出版贡献深远的蒋方智怡女士莅临支持外,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钱复也分享他在前总统蒋中正身边10年的珍贵点滴。
作为《蒋中正日记》首次出版的系列活动,由民国历史文化学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合办的新书座谈会,广邀相关学者谈论读过1948到1954年蒋中正日记后的发现和体会。有人曾和先总统蒋中正有实际接触过的经验,而更多学者从第一手史料的爬梳解读蒋中正在不同年份的决策和心境,在不同的脉络中互相交流自己眼中最真实的蒋中正。
深具意义的场域
“经国七海文化园区”以七海寓所和蒋经国总统图书馆为核心。“七海寓所”是蒋经国先生自1969年到1988年过世时的官邸,涵盖了他担任国防部长、行政院长至总统期间,许多国家重大决策都在这里产生。“蒋经国总统图书馆”则完整收藏其一生相关的档案、文献、文物与资料,提供民众阅览与学术研究,并不定期举办相关学术活动与文献展览。作为这次“寻找自己的蒋中正”座谈会的举行场地,深具历史与空间意义。
会议在经国七海文化园区的蒋经国总统图书馆举行,深具历史与空间意义。
看见更饱满的“伟大领袖”
座谈会上半场“我所看到的蒋中正”,由前国史馆馆长、民国历史文化学社社长吕芳上主持,并由前外交部长、前监察院长钱复,和著名历史学者张玉法院士与谈。
钱复分享自己曾在蒋中正身边担任翻译10年的亲眼所见。在他眼中的真实“蒋公”,就像是祖父一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而懂得调剂身心,又无一刻不为国家的前途所著想和努力。言谈间,钱复洋溢着对蒋公的无限感佩、怀念与敬意,令人动容。
张玉法院士提到自己大学参加国庆大典的时候也曾远远看过老蒋总统一次,那时也不敢叫“蒋公”,而是喊“领袖、领袖、伟大的领袖”。借此张院士指出日记出版的意义在于跳脱过去只看见的伟大光明一面,而尽可能更立体、完整地了解这位过去的时代伟人。张院士也分析,同样是第一手材料,长时段记录的“日记”,比以隐恶扬善为主的“自传”、“回忆录”或“访问录”等都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此肯定日记出版的意义。
“寻找自己的蒋中正”吸引众多史学界权威、研究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堪为盛会。
蒋中正的宗教信仰、台湾情怀与婚姻
座谈会下半场“从蒋日记中找自己──1948-1954年政局重构的年代”由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刘维开主持,邀请参与《蒋中正日记》整理、注释的学者与谈,包括天主教辅仁大学历史学系荣誉教授林桶法、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王良卿、中兴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君山、天主教辅仁大学全人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任育德、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陈立文等。
其中,刘维开提到自己阅读蒋中正日记时,最关心注意的是蒋的宗教信仰。原因是他过去在国民党党史会服务时,负责整理、出版蒋中正手改的《圣经》、《圣咏》和《荒漠甘泉》译稿,当时造成他对蒋中正印象的巨大颠覆。他发现蒋先生批阅《圣经》、《圣咏》是在庶务繁重的抗战时期,而且是一遍看完再看一遍,过程中和译者吴经熊有多次的书信往来可资印证。而翻阅蒋日记,可以看见蒋中正把很多事情的成功与荣耀都归之于上帝,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
林桶法特别关心“蒋日记中的台湾情怀”。他透过对蒋日记的长时段阅读、对大时代的理解,告诉大家:回到历史去看,台湾今天能够守下来并非理所当然,不是课本上看到的“1950年韩战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协防台湾海峡”那么轻松惬意。老蒋在日记中多次展现了“用生命死守台湾”的决心,而其他档案或资料证明,当时若不是蒋介石捍卫台湾到底的坚定信念,台湾很可能会被美国讬管,或在庞大的想像空间中,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林教授认为社会长期对老蒋“威权”的包裹式批评,太过片面。
与此相关,王良卿也关注到蒋日记中深刻的“耻感”,以及由此来而来的将国家命运系于一身的强大使命感。在1948年商议迁都问题时,蒋在日记中记录:“余在世一日反共到底,则余何地即重心所在”。蒋对民族耻辱的感受非常鲜明,而他对自己承担国家命运的觉悟和信念,王良卿认为已非“人工”造作所能解释。
陈立文虽然没有参与到《蒋中正日记》的整理工作,但10月才编纂完成《佳美的脚踪:宋美龄和她的时代》一书。她特别分享蒋中正在日记中显示的与宋美龄女士之间的互动,包括1950年坚持从美国飞回台湾“共赴国难”让蒋大为动容等等,都可以看到蒋介石与宋美龄深笃的夫妻之谊。
《蒋中正日记》的出版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现场许多民众正在选购民国历史文化学社出版的相关书籍。(本文图片来源皆摄影:李彦霖/看中国)
《蒋中正日记》的历史意义
自2006年“蒋中正日记”及2020年“蒋经国日记”在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公开以来,吸引海内外许多学者、华人远赴重洋阅览和研究。然而,大部分的民众并没有飞渡千里的便利条件。蒋日记与蒋中正,始终与大众存在着距离。
经过10年缠讼和蒋家家属相继的慷慨捐赠,59箱的两蒋文物今年9月14日终于返抵国门,“回到它该在的地方”。而经国史馆授权,民国历史文化学社在10月31日首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的《蒋中正日记》,让大众终于能够阅读最贴近蒋中正的第一手材料。
刘维开总结道:日记的出版,让蒋中正终于可以走出学术的殿堂,而往更贴近一般人的平民化方向走。让大众可以透过日记的内容,形塑出自己所认识的更真实、更饱满的蒋中正形象。
*记者注:部分与会学者的详细论述,请关注后续副刊“看史海”栏目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