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好像不用过“双十一”(图)

【看中国2023年11月10日讯】最近两年,经常会和豆瓣网友一起讨论怎么省钱

为什么在豆瓣讨论呢?因为这里有很多群组专门在你想花钱的时候来个当头一棒。比如,你说苹果出了新手机,组友们就劝你手机又没坏还能用8年;你说想喝奶茶,组友们就劝你东方树叶喝掉一半倒进牛奶,它就是奶茶。

可别嘲笑这些年轻朋友。前段时间美国的彭博社写新闻说,美国人民也在省钱,那边的朋友甚至在讨论:怎么节约厕纸。

豆瓣这些群组里,有人月入五万,也有人端着体制内的鎏金饭碗,咱觉得大家纯粹是讨厌套路和消费陷阱。比方说最近的“双十一”,对于营销焦虑背弃打折初衷这点,大家是有共识的。有个朋友之前每天定好闹钟,从晚上7点开始,先是用1个小时看浏览推荐广告,赚取金币。然后马不停蹄拉上各种姐妹互相助力,期间还不忘进入各种直播间抢优惠券,开通各种VIP会员,最后再玩玩各种小游戏和人PK,进一步赚取积分。

好不容易能薅一百多块的羊毛了,可商家一个预先涨价就带走了她所有的努力。

慢慢的,一群不想过套路购物节又想要真实折扣的年轻人,逐渐汇聚到了:拼多多

大家用上拼多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基本都是在实践中检验出的真理。一位常年在拼多多上薅羊毛的小姐姐说,她的身体乳只要:九毛。

还有一个网友说在别家电商平台上买了个空气炸锅,因为有问题需要联系退货,结果却接到了拼多多的取件电话。这时她才发现,空气炸锅的快递单上写着几个大字:我们只在拼多多上售卖,你被黄牛赚了差价了。

久而久之,大家总结出了一点东西。你看拼多多好像很少搞活动,除了百亿补贴外,对于“双十一”,“618”这种人造购物节好像不怎么热心。最近这几天,各大平台都在频繁弹窗,推活动,炒主播,只有拼多多一声不吭。

人群中一声不吭的,除了哑巴就是狠人。拼多多肯定不是哑巴,不说话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模式没必要一直喊。

以往的商品流通模式里,大量的成本被用在了货找人。企业生产出产品后,要打品牌做推广才能聚集起人气,尽量缩短自己产品的流转周期。企业要这么搞,电商平台也要这么搞,久而久之,玩法越来越复杂,活动、跨店优惠、满减、直播……每一项其实都会有成本。

就拿直播说吧,李佳琦说花西子差点公司都姓李了,可不是乱说。查了一下,按照行业惯例,美妆类的带货主播团队抽佣比例大概在3成。按照花西子79块钱的眉笔计算,有20多块用在了主播身上。

拼多多不一样,如果500个人选择拼单,那就意味着生产的确定性,由此也会带来推广、品牌等费用的顺势下降,这部分节约的成本,可以让利给消费者。

咱和组友们都觉得,自己不需要什么主播,什么花西子、花东子,你叫叫花子都可以,关键就是五个字:便宜加实惠。

你卖79还问我有没有努力工作,工资没涨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那好,我找了,我去拼一支七块九的好了。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在江西瑞昌,有一家叫做理文的造纸厂。尽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家造纸厂的名字,但这个占地超过160万平的工厂,是亚洲最大的造纸集团之一。理文没有自有品牌,过去都是给一些大品牌提供代工,很少和中小纸业品牌合作。主要是中小品牌订单量少,接的多了,款式复杂,又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拼多多出现了,各个平台上对便宜实惠的需求被拼了起来,集中向理文下单。这样一来,原本订单量少的问题立刻得到了解决,不单质量有保证,而且工厂因为按需定产,成本可以做到更低,进货价格也更低廉。

拼多多的朋友举了个例子。一个手机经销商进了10000部手机,一部部卖,得用几个月。这期间要产生人工、仓储等等成本。但放在拼多多上,一个万人成团,一天就能卖完。

2019年的“双十一”,拼多多的苹果手机就卖出去40万部。卖家减少了成本,买家得到了实惠,何Low之有啊?

所以你看现在的“双十一”,别家平台热火朝天的时候,拼多多非常敷衍地也推出了“满减补贴”。笔者觉得他们纯属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也有这个罢了,而重点的玩法是最清晰明了的20000款商品:单件立减。

一年给你一次算什么本事?每天都能给你的,那才是真的狠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乃悟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