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而回?普京访中官媒受指示夸大宣传(图)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其他领导人合影。(图片来源: SUO TAKEKUMA/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0月23日讯】(看中国记者王君综合报导)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前往北京参与第3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于隔天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在短短2天的行程,普京带领了超过20位记者、数十位的金融、能源和军事等领域高层官员及企业负责人所组成的代表团参与,可说是非常大阵仗,显示这位领导人对于中国的日益依赖。据外媒分析,虽然俄罗斯一众官媒将这次的访中行程,描绘是普京对西方的象征性胜利,实际上,他所希望的重大能源或者农业协议方面,并没有取得进展,而被形容是空手而回。
据总部现设在荷兰,已被俄罗斯官方封锁的《莫斯科时报》(The Moscow Times)报导指出,正值俄国因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动,而遭到西方广泛制裁之际,欧洲方面试图结束与莫斯科之间的能源合作,使得克里姆林宫正寻求国内的能源和农业等的替代出口,来弥补收入来源的损失。
19日,普京结束了在北京为期2天的访问,这也是他自今年3月遭国际刑事法院列入通缉名单之后的第一次出访。
据一名不具名的俄罗斯官员披露,俄国国内电视频道已经接到指示,要在“此次论坛上发表演说,并会见习近平,这是对普京作为一个世界级领导人地位的重要提示”这样方针之下展开行报导,其意味着一众官媒的报导,都是为服务团结俄国民众支持普京的战略意图。
然而,这样的努力并没有转化为实际成果。尽管莫斯科有兴趣来扩大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可是俄罗斯代表团报告在北京并未取得重大的成就。
除了俄国官媒塔斯社(TASS)所声称的与中国在北京签署一份价值250亿美元“最大粮食合约”,其似乎遭怀疑这更像是一个“私人公司的公关声明”,其实情还尚待厘清之外,包括了俄罗斯积极推动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Power of Siberia 2)”的管线建设等能源协议,皆没有被实际签署。
卡内基俄国欧亚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Center)非常驻学者的瓦库伦科(Sergei Vakulenko)表示,即使“西伯利亚力量2号”最终能够付诸实践,不过对中国出口的天然气的总量,还是与俄乌战争之前,俄国出口逾1,700亿立方公尺(bcm)天然气相差非常远。计划中预计进口量对于中国来说,除了过于庞大依靠单一来源外,这亦与中国传统上供应多元化政策有相矛盾之处。所以他认为,北京方面并不需要急着与俄罗斯签署合约,目前应等待且寻求更好的条款。
习普密会2小时 分析:企图另创国际规则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总统普京首度访问中国。普京表示,他与习近平单独会谈2小时,并讨论了“机密问题”。
国策研究院的执行长王宏仁表示,中(共)国一直宣称,它要遵守国际秩序,也就是要遵守联合国的宪章等之类,可是实际上所做的却完全不一样,因此这一次邀请普京,当然是代表说它们已没有在管国际规则了(指西方的国际规则),它们要自己另外创造一个新的中俄联合的国际秩序。
美国印太司令阿基里诺指出,应密切关注中俄两国的军事合作,外界关注中东与欧洲皆发生战火,而中方与极权国家却借机制衡美国等民主国家,以延伸极权手段。
王宏仁认为,现在因中国经济不好,大家纷纷看坏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习近平想要利用此种画大饼的方式,以留住包括意大利,以及其他还继续留在一带一路的这些国家领导人,希望他们能继续有信心,北京会继续资助他们,不过我是觉得是非常悲观的。
台新金控首席经济学家李镇宇指出,从2014年至今年,64个一带一路国家,其经济成长率平均为2.31%,而一带一路的核心25个国家,其经济成长率是2.39%,但不包含中国;全世界的新兴市场,在过去10年经济成长率为2.42%,它甚至还比一带一路这些核心的国家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