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最重要的内涵有哪些?(组图)


您会如何度过九月九日重阳节呢?(图片来源:Pixabay)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诗中所写之九月九日重阳节却并非是人人都了解的。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似乎觉得重阳节只是一个和“敬老”有关的节日,并没有深究过敬老是如何和登高、插茱萸这些传统重九习俗联系起来的。提及重阳节究竟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想必在多数人的脑海中是一片空白。其实,这关乎着费长房与桓景的修炼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学说讲阴阳。《易经》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乃两阳相重,故称之为重阳。人们认为,这一天有“阳九之厄”,是个大凶之日。

在古代的幼儿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寥寥数字,却一语点明了重阳节之由来:重阳节登高的传统,最根本上是源于一个叫桓景的人为避灾祸而来的。

在古籍《续齐谐纪》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详细说明了重阳节的来历: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戴茱萸囊,盖始于此。

东汉时,汝南人桓景随师费长房学道,后受师父指点释厄之法。于是桓景便携家眷于九月九日这天,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避祸。今人重阳节的习俗,便来自于此。

那么文中的费长房是什么人呢?其实,这位费先生也并非普通人,许多古书如葛洪所著《神仙传》、正史《后汉书·方术传》中都记载着关于他的事迹。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鷪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后汉书》)

费长房有仙缘,受神仙壶公指点修炼,壶公“为(费长房)传封符一卷付之,曰:带此可举诸鬼神,尝称使者,可以治病消灾。” (《神仙传》)

古籍记载的事迹勾勒出一条清晰脉络:神仙壶公点化费长房并教他修炼和治病消灾之法,再经由费长房承传给弟子桓景。桓景按照师父费长房的话,在九月九日这天,带着全家人,佩戴着茱萸,喝下了菊花酒,登高以避灾祸。

可以看到,神为了铺垫、塑造、承传的中华正统重阳节文化之“消灾避祸”之内核,作了细密的安排。而往更深处探寻,我们可以看到重阳节其实还包含了“信神”和“得救”的内涵。


探究饮菊花酒、登高等一些重阳节习俗的根源,都是由修道人桓景为“消灾避祸”发展而来。(图片来源:Pixabay)

其实像这类神仙拯救世人的故事,古籍中俯仰皆是。因为神无时不刻不再关注、保护着世人,并为救世人一直在挑选那些能听懂神言、遵从神言并笃行的人。神在看到世人的真心之后,会帮助消去大部分的业力。是故,许多传统节日的根源(包括重阳节),都来自于神或修行之人所展现的神迹。

而随着朝代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重阳节又被加入了“敬老”、“延寿”等一些其他的内涵,扩充了“人”的部分,民间也增加了祭祖的仪式。因此,重阳节又出现了许多别称,像是“重九节”、“长寿节”、老年节”等等。

严格说起来,插茱萸、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实际上跟敬老内涵是“割裂”的。但究其根源,都是由修道人桓景为“消灾避祸”发展而来。

可惜到了近代,特别是中共篡取政权后,为了败坏人类的道德以便于统治,中共强行斩断中国人与神之间的联系,不遗余力的淡化、变异传统节日之精神内涵,口说复兴传统节日,实则将传统节日导向以吃喝玩乐为主的“消费节”,将“物质”层面无限放大,绝口不提“精神”层面,亦炮制许多变异的节日进行祸乱。

由于这类无止境的破坏,导致中国人对于真正神传节日更加淡漠,几乎忘却重阳节背后的神传内涵,深受无神论等各种变异观念迷惑的民众,即使遭逢灾祸,亦不再向神祈求帮助,也不再相信神传给世人消灾避祸的办法。

人可以不信神佛,但神佛的存在却是真实不虚的。虽然我们活在这个科技主导一切的时代里,不代表古代传说中的神迹不曾上演过……

在迎接重阳节的今天,您会如何度过这个节日呢?不如让我们放弃那些多余的消费,暂时远离世间的琐事与纷争,约上三五亲友,寻一小山,一同登高赏秋,聊聊重阳节的由来,好好认真思索重阳节之所以承传千年不绝的目的吧!

本文留言

作者扁舟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