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年古寺的传说(图)
崇安寺的来历
寺庙示意图。图为贾师古《岩关古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太行山南端最高地带,隶属山西省晋城市。当地有一座千年古寺:崇安寺,今天就来讲讲关于这一座古寺来历的一段传说。
石勒与崇安寺
西晋灭亡后,五胡十六国拉开了南北朝的序幕。作为北方羯族首领的石勒,原本是奴隶出身,在抓住机会于乱世崛起后,他正式成为了后赵王朝的建立者,是十六国时期第一个统一北方的政权。相信佛法的石勒,很敬仰来自西域的高僧佛图澄,并为佛教的传播做出莫大贡献。据说石勒因为常年征战杀伐不止,而特地在佛前许愿,说在世期间不能入佛门,但愿逝世后能够皈依。
传说石勒在公元333年去世后,就埋葬在隅山卧龙岗上,后赵下一任掌权者石虎,遵照其生前心愿,下令在其陵墓处修建佛寺,也就是现在的陵川县崇安寺。《陵川县志》明确记载:石勒建都于邯郸,史称后赵,陵川属后赵管辖。县城西北隅山卧龙岗上,即有石勒冢。石虎又在此兴建寺院,名为崇安寺。石虎还命石勒一位信佛的亲信看守石勒墓,这位亲信便削发为僧。崇安寺建造的气势恢宏,居高临下,虎踞龙盘。渐渐石勒墓之前的一块平川建起了城镇。根据《陵川县志》记载:“隋开皇十六年(596)始置陵川县”,先有崇安寺,后有陵川县,就是陵川建县历史的真实写照。
时至今日,崇安寺前一条主要街道,仍称为“古陵路”,崇安寺山门也称“古陵楼”。
1983年,维修古陵楼时,发现一琉璃脊筒内写有“刹为石虎所建”的题记,后来从文物的角度也应证了这段历史。元代诗人郝经《石勒墓》诗云:“都门长啸气凭陵,瓜葛中原霸业兴。夜葬山间人不见,至今犹有守坟僧。”清康熙年间陵川县令韩钧的诗赞曰:“中原方逐鹿,浩气压群雄,莫道偏安小,应知霸业隆。并驱言磊落,长啸志无穷。凭吊崇安寺,英魂作长虹。”
石勒的墓葬在何处
石勒的墓葬具体在何处,目前大约有三个说法。第一个说法是石勒就葬在佛殿的佛祖宝座之前,寓意是未来能成为佛陀座下弟子,近前听法。崇安寺大雄宝殿内东墙一石碑《石勒冢》文说:“或云真冢佛龛下”。
当地还有一个传说,崇安寺大雄宝殿三世佛前,跪拜的大垫石下,有一处竖洞,幽深难测。据说曾经有个和尚,在深夜掀起大垫石,顺着绳索而下,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蓝天白日,青青草场,云朵悠悠,繁花点点,河边的帐篷里,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和尚透过帐篷的缝隙,见许多男女一律胡人装束,正围坐在一起饮酒品茶。正中间,是一个高大的胡人汉子,他举杯说道:“龙争虎斗都虚妄,皇图霸业梦一场,我毕生之所愿,不过是能够好好牧马放羊。”
和尚被眼前情景惊呆,长吸一口冷气,听到动静,胡人汉子拔剑而起,和尚连滚带爬逃出洞口,手忙脚乱将大垫石封死,知道自己惊扰了石勒之灵,吓的在佛前不住磕头忏悔。
第二个说法是石勒冢在崇安寺门外沤麻池之下。清代浙江钱塘人朱樟在石勒冢诗中写到:“沤麻池外人应笑”“佛铃听彻应微悟,合与山僧守寺门”,并在诗中标注“陵川民以种麻为业”。据老人回忆崇安寺边确实曾有过一池作沤麻用,八十年代才被填平修作民房。
第三个说法是石勒的坟墓在山门古陵楼东边的钟楼下。那里有一支大铁钟,口围丈五,高达六尺,重约万斤。传说这口钟撞起来,声音可传三十里。据说佛法加持后的钟声,有令众生获得清静、催伏魔军的功效。
其实无论石勒究竟埋葬在何处,这个传说都体现出一代帝王对佛法的敬仰之心。纵观中华历朝历代,无论哪一个民族建立的哪一个王朝,虽然具体的宗教信仰可能不同,但都是信仰神灵的,都是相信有远远高于人类层次的神灵在掌管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