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中毒,千万别采路边的野菇。(图片来源:药物食品安全周报)
连假将至,不少民众会把握休假日到户外踏青,也常在途中发现各种野生菇类。其中,某些具毒性的野菇,外观上与可食用菇类几乎一模一样,难以分辨。食品药物管理署(下称食药署)提醒即使经验丰富的专家,也不易从外观上加以区别,且多数导致中毒的菇类,其毒素并不能透过加热、冷冻或是其他加工方式去除。
食药署表示,野菇的毒性,依其毒素与中毒症状,大致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1)肠胃炎型:主要症状为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通常吃下后,短时间会出现不适反应。如最常造成民众食品中毒的菇类—绿褶菇,其外型与可食用的鸡肉丝菇及高大环柄菇(或称白色雨伞菇)相似,常造成民众误认而采食。
(2)神经毒素型:此类毒素的特点如其名,会造成神经性症状,如大量出汗、泪腺及唾腺分泌增加、嗜睡、幻觉、神智不清或是出现攻击性等,中毒反应发作迅速,约数小时后症状便会消退,像是一般所称的“迷幻蘑菇”即为此类。
(3)原生质毒素型:此种菇类在食用后,短时间内不会引起明显不适,其后3至5天内,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让患者误以为已经痊愈,然而毒素可能已作用于器官而造成伤害。如鳞柄白鹅膏,外观与可食用的洋菇近似。
(4)类戒酒药型:此种菇类如在短时间内与酒精同时食用,将引起头痛、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及心血管不适等反应,症状约持续2至3小时左右。如墨汁鬼伞。
食药署提醒民众,台湾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以及高温潮湿的气候,相当适合菇类生长,不论是平地或高山都能见其踪迹。若看到路边不明菇类,应遵守“不采不食”原则,否则一旦中毒,轻则出现恶心、腹泻及呕吐等症状,重则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在选用菇类食材时,建议选购包装及标示完整的产品,调理时遵守“要洗手、要新鲜、要生熟食分开、要澈底加热、要注意保存温度”之五要原则,预防食品中毒。
万一食用了不明的菇类而出现不适症状,应尽速就医并保留食余检体,亦可利用手机拍摄,记录该菇类的外观及生长地点,以利正确诊断与治疗。
責任编辑: 初新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