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写下一首诗 为何差点绝了后?(图)


上天最为看重忠孝与节烈,对小人“诬善为恶,指正为邪”等行径会予以警告。(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说到元末明初的大儒,获赞为“一代诗宗”的杨维桢是不可或缺的一位。他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是元末明初颇有影响力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也是一位修道之人。 

杨维桢的曾祖父杨文修,是宋代名医,因此杨家家境优越。1296年,杨维桢在浙江枫桥全堂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出生,他的母亲李氏“梦月中金钱坠怀”后,生下了他。这说明他是有来头的。

年少时的杨维桢十分聪颖,每日可以记诵数千言。他后来为什么号“铁崖”呢?关乎一段趣事。杨维桢的父亲杨宏为了让儿子专心读书,就在铁崖山中建造了一座小楼,周围种植了数百株梅花,楼中则放了数万卷图书,等到杨维桢和其兄长杨维翰进入小楼后,就搬走了梯子,每天用辘轳传食。杨家两兄弟在小楼中心无旁骛的读了五年书,学问大涨,杨维桢也因此自号“铁崖”。

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均有成就,历来对他评价很高。他为元代诗坛领袖,因“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在元文坛独领风骚四十余年。为杨维祯写墓志铭的宋濂称赞他的文章,如看商周的青铜器皿,云雷成文,寒光四射。说其诗震天动地,严峻庄重,下笔如神,不愧为名家之作。   

像他创作了题画诗《题春江渔父图》,讲述景物之和美与人事之温馨交融的景致: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鳊。

他创作的七绝《题芭蕉美人图》,​​​​​​描绘了美女运用芭蕉绿叶练习书法的情形:

髻云浅露月牙弯,独立西风意自闲。
书破绿蕉双凤尾,不随红叶到人间。

虽说杨维桢的诗文令人推崇,但他差点因为自己的创作而绝了后。怎么说呢?难倒史书所说有假吗?史书说杨维桢为人宽厚,对出身贫贱且有才德之人,礼之如师傅,平素乐道人善,尤不记人小过。远近的人都称赞他是一个忠厚长者。此外,透过杨维桢数个自号与他寄情山水的种种行为,可推他亦好道,晚年还与僧道交往频繁,经常出入寺庙道观。

另据清朝人编撰的《居官日省录》说,杨维桢到了50岁还没有儿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还得从宋朝临海的一名颇有姿色的烈妇王氏说起。在1276年元军南下攻宋时,王氏与家人被掳至军中,军中一位千夫长杀死了她的公婆和丈夫,想霸占她。王氏誓死不愿,但为了安葬祭奠公婆和丈夫,遂要求先为公婆和夫君服丧满月,再来侍奉。千夫长同意了。

等元军班师,经过嵊上的清风岭时,王氏看见绝壁有千尺高,而看守人也很松懈,便仰天窃叹道:“如今我可以死了。”王氏咬破手指,用鲜血在石头上留下一首诗,诗中有云:“云中千古恨,金石一生心”之句。题毕,遂投崖而死,千夫长怅望而去。

后来血渍渗入石中,颜色如新,不为风雨侵蚀。当地官府为表彰王氏的刚烈,就在她跳崖之处竖立一块碑,并在岭上建造一座小庙。同时上奏朝廷,将她封为“贞妇”。

元仁宗年间,一名读书人申屠生进京赶考,途经清风岭,看到王氏留下的诗,很不以为然地在旁题诗道:“齧指题诗事可哀,斑斑驳驳上青苔。当初若有诗中意,肯逐将军马上来。”这首诗的大意直指王氏“守贞”是假的,否则为何一开始不与丈夫、公婆同死。

被诬“不贞”的王氏魂魄赴城隍庙告状,城隍不只下令剥夺申屠生的功名,还让他绝嗣。这是上天对小人“诬善为恶,指正为邪”的警告。

元朝末年,杨维桢游经清风岭时,也写下一首《王烈妇》。诗曰:“介马行来百里程,清风后夜血书成。只应刘阮桃花水,不似巴陵汉水清。”这首诗的大意还是在诋毁王氏的节义。

杨维桢到了50岁还没有子嗣。一日,他途经会稽,前往曹娥祠祭拜并祈求自己能得子。当晚,他梦见一位妇人告诉他没有得到孩子的原因。妇人问他说:“你记得当年题写的《王烈妇》诗吗?诗文虽然未损节妇的名节,但毁谤节义,罪也是不轻的。因此老天惩罚你,让你绝后。”

杨维桢梦醒后,十分后悔,遂购买祭品上清风岭祭拜王氏,并写下《挽王烈妇》,诗文改为赞颂王氏。诗曰:“天随地老妾随兵,天地无情妾有情。指血齧开霞峤赤,苔痕化作雪江清。愿随湘瑟声中死,不逐边笳拍里生。三月子规啼断血,秋风无泪写哀铭。”

写完这首诗后,杨维桢梦见妇人来向他感谢,她身旁还有位小儿牵着她的衣服。一年后,杨维桢果然得一子。

古往今来,上天最为看重忠孝与节烈,杨维桢从无子到有子,皆因一念啊!

(本文取自:刘晓〈神仙梦中释疑 元末大儒杨维桢从无子到有子〉,本文经过删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